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 据“科学辟谣”公众号文章,近年来,网络上关于西瓜的“健康提示”越来越多,一条条看似很贴心,实则多半都是谣言。
流言:网传无籽西瓜是因为打了避孕药,不能吃
分析:假的!
无籽西瓜是一种果肉内没有种子的西瓜,全称是三倍体无籽西瓜。它是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利用普通西瓜杂交培育而来,与避孕药没有任何关系。
吃瓜吐籽是正常现象,但不少人觉得这样很麻烦,这就为无籽西瓜的培育提供了市场。
普通西瓜是二倍体,其内有2组共22条染色体,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进而实现授粉与挂果,在这个过程中是可以形成种子(即西瓜籽)的。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的染色体数量就会翻倍变成四倍体。再用二倍体西瓜和获得的四倍体西瓜进行杂交,就获得了三倍体西瓜。所谓的三倍体就是含有了三组染色体,是无法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也就没有办法通过授粉产生种子。
至于为何无籽却能有瓜,原因也很简单。西瓜属于瓠果,是葫芦科植物特有的果实,我们平时吃的西瓜果肉是由胎座发育来,与是否有种子并没有直接关系。
流言:网传隔夜西瓜不能吃,会中毒
分析:假的!
西瓜切开后是否还能吃,要看是否变质,以及致病菌的种类和数量,与是否隔夜并无直接关联。食用西瓜后出现中毒的现象确实存在,主要是源于西瓜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严重的腐败变质,以及某些致病菌的存在,如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正常情况下,未被切开的新鲜西瓜内部基本上是无菌的。西瓜切开后,切面就会被细菌污染,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主要取决于储存的环境、温度和时间。一般来说,环境中细菌多、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西瓜中滋生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
但如果在切西瓜前清洗刀具和砧板,切开后不能立即食用的西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里保存,即便是隔夜之后,其细菌总量也极大的降低了,在无致病菌的情况下,食用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相反,如果西瓜切开后在常温下放置,或者刀具和存放的环境不洁,即便是在白天放置数小时后食用,也可能会出现腹泻或中毒的风险。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隔夜,而是西瓜切开后的保存方法。不过,还是建议切开后的西瓜要尽快食用,如果颜色和气味已发生明显改变,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吃了。
流言:网传西瓜太甜是因为打了甜味剂
分析:假的!
西瓜越来越甜其实是育种和栽培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甜味是一种口感,水果的含糖量和糖的种类都会影响甜度。西瓜的含糖量一般在5%-12%左右,最高可达15%。西瓜中含有果糖、蔗糖和葡萄糖等多种糖分,其中以果糖甜度最高。
在西瓜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糖和有机酸含量决定了西瓜的口感,野生的西瓜并不甜,而且带有苦涩和酸味。通过不断的杂交选育,保留出更甜的品种才让西瓜的口感得到改善。此外,科学的栽培技术也对西瓜口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发现昼夜温差大,成熟期土壤水分适中,适期采收都会增加西瓜的甜度。
网传的给西瓜注射甜味剂并不靠谱。注射过程会在西瓜表面留下的针眼,成为细菌、霉菌入侵的通道,水果容易变质。注射甜味剂也无法保证其在果实内均匀分布,还会在局部产生瘢痕影响口感,得不偿失。
不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确实会使用一些提高产量和含糖量的果蔬品质改良技术,比如给西瓜植株页面喷洒一些表面肥,但是这对西瓜的食用安全并不产生任何影响。
流言:网传孕妇和糖尿病人不能吃西瓜
分析:假的!
西瓜的升糖指数(GI)较高,含糖量却并不高,控制总量就可以。
任何的食物都有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没有绝对的不能吃,而是如何选择,以及吃多少的问题。对于孕妇和糖尿病人而言,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对血糖负荷产生影响。因此,就要考虑升糖指数(GI)和含糖量的问题。
GI是指100克食物消化吸收后令血糖波动的程度,越高表示升血糖速度越快、越低表示升血糖速度越慢。西瓜的GI是72,确实很高。西瓜90%以上的重量都来源于水分,每100克的糖分含量仅为5.5克,远低于同等重量下的其他水果。将食物的GI和含糖量联合计算可获得血糖负荷(GL),即食物最终对血糖的影响程度。西瓜的GL为3.96,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吃西瓜的总量,孕妇和糖尿病人吃西瓜是没有问题的。
结论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吃西瓜的健康提示,一是切开的西瓜一定要尽快吃,不宜存放时间过长;二是西瓜虽好不宜食用过多,尤其是对于血糖控制不佳和消化系统薄弱者;三是不宜将西瓜当正餐或夜宵吃;四是有口腔溃疡的人建议少吃西瓜。
来源:央广网
提醒:本文章所有内容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上一篇:或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天气炎热,千万小心这些细菌
下一篇:微生物有望成为抗癌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