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喝酒能防新冠”“喝高度酒能杀灭病毒”等传言在网上流传,“喝酒能防癌”的传言也死灰复燃。茅台、二锅头、伏特加等高度酒也在圈群中受追捧。
但事实上,喝酒并不能预防新冠肺炎或杀灭新冠病毒,更没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恰恰相反,喝酒会增加感染风险,酒喝多了还会致癌。
喝酒无法预防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侵犯的是呼吸道,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喝下去的酒精(乙醇)进入的是消化系统,酒精被人体摄入后主要在胃肠道中快速扩散并被吸收,吸收后的乙醇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并在肝脏中完成主要的代谢(90%),仅2%-10%的乙醇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其中扩散至口腔或食管中的乙醇占比极低。
通俗来说,喝下去的酒精在身体中很难接触到新冠病毒,或只有极少量酒精能与病毒接触。所以,喝酒能预防新冠肺炎是无稽之谈。
喝高度酒不能杀灭病毒
有人觉得,既然有少数酒精能与病毒接触,那么,喝很多酒或高度酒是不是可以增加杀灭病毒的概率呢?
答案是不能。
早在疫情初期,科学家就发现,70%-75%酒精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但这不代表“喝酒可以杀灭病毒”。因为喝下去的酒精浓度一般不可能达到70%;即使达到这个浓度,比如精馏伏特加(96%),体内杀菌和体外杀菌的机制也不一样,喝下去的酒会被胃酸等稀释,无法在体内起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医用酒精属于体外消毒用品,可用于灭菌消毒、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等,但人无法通过喝70%的酒精或注射酒精来消灭体内的病毒。
喝酒不能“防癌”,还会“致癌”
“喝酒能防癌”等说法也是错误的。事实上,喝酒不仅不能“防癌”,还会“致癌”。
乙醇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是:乙醇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最后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表示,虽然乙醛会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乙酸,但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每次饮酒都会有一部分乙醛被人体吸收。当酒喝得过快高于肝脏的代谢速度或超出代谢能力时,乙醛就会蓄积在体内,出现头疼、喝酒上脸、醉酒等现象,乙醛蓄积是酒后不适和多器官损伤的重要原因。乙醛不仅会损伤DNA,还有很强的生物毒性,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病,甚至肝癌。
酒精对身体的损害是全面的、系统性的、不可逆的,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
2016年,科学期刊《Addiction》发布的一项研究称,酒精会导致7种癌症:乳腺癌、结肠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喉癌和口咽癌。研究人员认为,酒精对不同程度的饮酒者均有影响,建议停止饮酒。
2018年《柳叶刀》发表研究表明,任何量的饮酒均危害人体健康,即使适度饮酒也会导致癌症,所以安全的酒精摄入量是0。
来源:共青团中央
上一篇:立即停止使用!“洗衣液中的爱马仕”召回593万瓶:所含细菌或致严重感染
下一篇:中国科研人员发现能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新型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