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国标的论战甚嚣尘上,空留消费民众在旁踟躇彷徨、黯然神伤。本以为三聚氰胺的悲剧,能够唤醒中国乳业的良心,驱除民众内心的阴云。却不料,结石宝宝的剧痛,换来的只是无休止的口水仗,埋在身边的“乳品地雷”始终未能得到排除。
昨日,有关媒体报道了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与内蒙古乳协常务理事金海的一场论战:王丁棉称三聚氰胺的使用是企业抢奶源而并非奶农主动造假,他表示喝低标准牛奶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而内蒙古奶业协会的观点与王丁棉针锋相对,该协会常务理事金海称让人人喝上牛奶比标准更重要。他表示现行乳业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外国生奶标准很难达到,要提高标准,民族奶业要完蛋,普通老百姓则会喝不上牛奶。
性质相同的两个机构,对于乳业国标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论战的背后,不难看出立场的差异:内蒙古作为乳业的生产重地,其立场无疑是代表当地政府的发展诉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所依傍的大型乳企的利益;而广州作为乳品的消费地,当然更关注民众的消费安全,因而是基于消费者的立场。而这场论证的实质,便是乳业发展与消费安全的论争。
有论争才有进步,但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如果拿来争辩,除了浪费时间恐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就像乳品标准的问题,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大于天,不容商榷。但荒诞的是,这一几乎无需辩论的问题,竟然还能让论战如此大张旗鼓、旷日持久。乳品有损民众健康,那就是“毒奶”,就不应该进入市场,没有商量的余地。因而内蒙古乳协常务理事金海“让人人喝上牛奶比标准更重要”的“国情论”,无疑是荒谬的。“让人人喝上奶”,不是让民众喝“毒奶”饮鸩止渴,而是喝上安全奶、健康奶增强体质。
“外国生奶标准很难达到,要提高标准,民族奶业要完蛋,普通老百姓则会喝不上牛奶”,这是什么逻辑,都是乳牛产的奶,达到同样的标准难道比登天还难。纠葛在眼前利益里,不能将民众的健康放到第一位,恐怕才是无法提高标准的掣肘所在。“提高标准,民族奶业要完蛋”,结石宝宝的惨痛教训早就给这种自私的论调最直接的回击:不提高标准,民众的健康甚至民族的未来要完蛋。
民族奶业的强大固然重要,但前提是不危害民众的健康。如果振兴民族奶业非得要牺牲民众健康为代价,那么真不如喝白开水,营养不良总比饮鸩止渴要安全。而事实上,发表奶业“国情论”的内蒙古奶协,实质是在扛着“民族乳业”的大旗,裹挟公众的健康安全,维护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个利益集团的组成,有倚靠奶业创造GDP政绩的当地政府,和昧着良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乳企。
提高标准,民族奶业真的就要完蛋吗?内蒙古奶协的这种短视,早就体现在三聚氰胺事件上,三聚氰胺事件对民族奶业造成几近毁灭性的重创,难道还不值得警醒吗?生产安全奶、健康奶,才是扎实民族奶业基础、实现民族奶业强大的必由路径,这样的常识,乳协、乳企甚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可能不懂,只是因利益短视迷惑了双眼罢了。
乳业“国情论”逼着民众饮鸩止渴,这是以“国情”绑架民众利益,忤逆民意和违背良心。
(来源:四川新闻网)
上一篇:保健食品行业存四大乱象
下一篇: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下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