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防腐的必要性
生鲜食品放久,细胞组织离析,为微生物滋长创造了条件。
食物被空气、光和热氧化,产生异味和过氧化物,有致癌作用。
肉类被微生物污染,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有害物腐胺,组胺,色胺等,是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
食物未进行保鲜处理保存在冰箱中,仍会腐败变质,只是速度放慢而已。
食品为防止微生物的侵袭,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不过是除菌、灭菌、防菌,抑菌不同的手段而已
。
2、化学防腐剂的使用是安全的
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各种防腐剂中,仍以化学合成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盐为主。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比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得多。
比如:苯甲酸钠在国际上ADI值为0-5,相当于60kg成人的终身摄入无害剂量,每天为300mg;而我国规定在饮料中为0.2g/kg,即一个成年人每天喝一升饮料,苯甲酸钠为200mg,比国际规定的ADI值还低。
3、防腐剂认识的误区:
至今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对食物防腐保鲜的错误看法。认为纯天然食物就不应添加任何防腐抗氧剂。
其实市场上所有加工的食品,为了防止腐败变质,均经过了防腐处理,只是方法不同罢了。
例如罐头食品是经过高温杀菌、抽空密封保存的食品,当然不需要加任何防腐剂;又如用糖腌制的蜜饯和盐腌制盐干菜,由于高浓度的糖和盐,使微生物细胞脱水,而不可能在这类食物上繁殖;牛奶经乳酸菌发酵生成的酸奶,含有防腐作用的乳酸和乳酸菌素,所以不需添加防腐剂;以上食品均不需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不必在包装上去注明“本产品不含防腐剂”。
有些消费者,每天喝着国际名牌可乐饮料,但可能不知道:全世界的可乐,均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
来源:国家食品安全网
上一篇:哪些食品出现过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下一篇:第二例雪碧“汞毒门”结果:系当事人自己误食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