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和GB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前者实施时间为2009年10月1日,后者实施时间为2009年4月1日。该标准最大的革新在于溴酸盐有了与世界卫生组织一致的限定值,最高不得超过0.01mg/L,同时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微生物指标。有关人士指出,行业新标的实施,将使水企的竞争从往年的价格战,转向以提升服务、打造品牌为主的价值战,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消费者来说,也将得到更安全健康的保障。
新国标主要变化
饮用天然矿泉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盐,与一般淡水或生活饮用水有严格的区别。我国于1987年颁布实施了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199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一次修订,此次又修订出台了新标准。那么,《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在内容上又有哪些变化呢?
据了解,新国标主要变化如下:完善了天然矿泉水的定义;界限指标去掉1项(溴化物);限量指标增加4项(锑、锰、镍、溴酸盐)、修改4项(镉、砷、硼、氟化物)、删除4项(锂、锶、碘化物、锌);污染指标增加2项(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矿物油)、修改1项(亚硝酸盐);微生物指标增加3项(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删除1项(菌落总数)。
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0.01mg/L
新国标的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溴酸盐及三项微生物指标,同时删除了菌落总数。
新国标中增加的限量指标溴酸盐,是饮用水生产过程中使用臭氧杀菌产生的一种副产物,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溴酸盐,但当原水中含有溴化物,而生产过程又采用臭氧消毒杀菌时,溴化物与臭氧反应氧化后会生成溴酸盐。溴酸盐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长期饮用高溴酸盐含量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据专家介绍,溴酸盐对于人体是否有害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得到了重视。不过,迄今为止,研究都是停留在动物实验的水平。美国环保局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总结,结论是没有足够研究证明溴酸盐对于人体的危害,但是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于动物的危害。所以,美国环保局和世卫组织把溴酸盐放在“可能的致癌物”类别里,而不是在“致癌物”类别里。基于动物实验的结果,研究工作者推测了溴酸盐对人体可能的危害。不同的研究论文所推测出的数据不完全一样,一般结论是如果每天饮用两升溴酸盐浓度在10ug/L左右的水,几十年下来,得癌症的概率会高达0.1%。。
以前,国内企业很少使用臭氧进行杀菌,近年来,矿泉水企业普遍采用臭氧杀菌工艺,致使溴酸盐现象凸显。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开展的瓶装饮用水溴酸盐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抽检104种瓶装水,有13种产品溴酸盐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在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局(EPA)所规定的饮用水中,溴酸盐最高允许浓度在0.01mg/L以内,新国标中该项指标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致。
增加3项微生物指标
新国标中微生物指标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删去菌落总数1项,其目的一是和国际标准接轨,二是控制矿泉水生产过程中溴酸盐的产生。
据了解,粪链球菌是水体遭受粪便污染的一个“指针”,由于人的粪便中粪大肠菌群数明显多于粪链球菌数,而家禽及其它温血动物的粪便则相反,因此,测定水体中粪大肠菌群与粪链球菌的比值,有助于了解污染的主要来源。
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它能产生内毒素、多种致病因子,可以引发肺萎缩和坏死、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和坏死等。而产气荚膜杆菌具有芽孢,污染水体后存活时间较长,对氯等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
在饮用天然矿泉水上,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对这几种致病菌控制严格。对致病菌的严格控制,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措施。此外,根据新标准,矿泉水中锶的含量由原来规定的必须达到0.2mg/L以上,调整为0.4mg/L以上。因为锶含量的增加对心脏病和癌症的治疗有病理上的辅助功效。
删除了菌落总数
国内饮用水标准中,一直都将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作为最重要的强制性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环保局(EPA)等最新标准中都对致病菌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但细菌总数不再出现在标准之中。新国标微生物指标的增删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体现,删去菌落总数不是降低标准,实际上是更严格,要求企业生产过程控制要达到更高水平。
矿泉水国标过去一直对菌落总数限定严格,每亳升不得超过50个,菌落总数不合格是导致饮用水抽检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正因为菌落总数限定严格,致使不少矿泉水生产企业为之头痛,在生产中为了控制菌落总数而加大臭氧投放量,也增大了溴酸盐产生的机率。新国标菌落总数删除后,因臭氧杀菌产生溴酸盐的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来源:大连新闻网)
上一篇:四种水早上起床绝对不能喝
下一篇:大肠炎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