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β 型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β 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2 术语和定义
2.1 β 型溶血
在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红细胞完全溶解。
2.2 β 型溶血性链球菌
能够产生β 型溶血的化脓(或A 群)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和无乳(或B 群)链球菌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3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a) 恒温培养箱: 36 ℃±1 ℃;
b) 冰箱:2 ℃~5 ℃;
c) 厌氧培养装置;
d) 天平:感量0.1 g;
e) 均质器与配套均质袋;
f) 显微镜:10 倍~100 倍;
g)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h) 无菌锥形瓶:容量100 mL、200 mL、2 000 mL;
i)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j)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k) 水浴装置:36 ℃±1 ℃;
l) 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4 培养基和试剂
4.1 改良胰蛋白胨大豆肉汤(Modified tryptone soybean broth, mTSB):见附录A 中A.1。
4.2 哥伦比亚CNA 血琼脂(Columbia CNA blood agar):见附录A 中A.2。
4.3 哥伦比亚血琼脂(Columbia blood agar):见附录A 中A.3。
4.4 革兰氏染色液:见附录A 中A.4。
4.5 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ryptone soybean broth, TSB):见附录A 中A.5。
4.6 草酸钾血浆:见附录A 中A.6。
4.7 0.25%氯化钙(CaCl2)溶液:见附录A 中A.7。
4.8 3%过氧化氢(H2O2)溶液:见附录A 中A.8。
4.9 生化鉴定试剂盒或生化鉴定卡。
5 检验程序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程序见图1。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处理及增菌
按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mL),加入盛有225 mL mTSB 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均质1 min~2 min;或加入盛有225 mL mTSB 的均质杯中,以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若样品为液态,振荡均匀即可。36 ℃±1 ℃培养18 h~24 h。
6.2 分离
将增菌液划线接种于哥伦比亚CNA 血琼脂平板,36 ℃±1 ℃厌氧培养18 h~24 h,观察菌落形态。
溶血性链球菌在哥伦比亚CNA 血琼脂平板上的典型菌落形态为直径约2 mm~3 mm,灰白色、半透明、光滑、表面突起、圆形、边缘整齐,并产生β 型溶血。
6.3 鉴定
6.3.1 分纯培养
挑取5 个(如小于5 个则全选)可疑菌落分别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TSB 增菌液, 36 ℃±1 ℃培养18 h~24 h。
6.3.2 革兰氏染色镜检
挑取可疑菌落染色镜检。β 型溶血性链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短链状。
6.3.3 触酶试验
挑取可疑菌落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适量3%过氧化氢溶液,立即产生气泡者为阳性。β 型溶血性链球菌触酶为阴性。
6.3.4 链激酶试验(选做项目)
吸取草酸钾血浆0.2 mL 于0.8 mL 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再加入经36 ℃±1 ℃培养18 h~24 h 的可
疑菌的TSB 培养液0.5 mL 及0.25%氯化钙溶液0.25 mL,振荡摇匀,置于36 ℃±1 ℃水浴中10 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凝固程度至试管倒置,内容物不流动)。继续36 ℃±1 ℃培养24 h,凝固块重新完全
溶解为阳性,不溶解为阴性,β 型溶血性链球菌为阳性。
6.3.5 其他检验
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生化鉴定卡对可疑菌落进行鉴定。
7 结果与报告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报告每25 g(mL)检样中检出或未检出溶血性链球菌。
上一篇:实验室中的误差分析
下一篇:保健食品的微生物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