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概念:植物由一种生长环境转到另一种差异较大的生长环境的适应过程。如引进一种植物先要对其进行驯化。
驯化原因:试管苗是在无菌、有营养供给、适宜光照和温度及近乎100%的相对湿度相对优越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在生理、形态等方面都与自然条件生长的正常小苗有很大差异。
主要驯化障碍:即湿度,试管苗叶片角质层不发达,叶片通常没有表皮毛,或仅有较少表皮毛。叶片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水孔,此外,气孔的数量、大小也往往超过普通苗。当将它们直接移栽到自然环境中,试管苗蒸滕作用极大,失水率很高,非常容易死亡。
驯化措施:
先是通过增加小环境湿度、减弱光照、降低温度等变化,然后逐渐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增加温度至自然状态。通过这样的湿度由高至低、光照由弱至强、温度由低至高的炼苗过程,使它们在生理、形态、组织上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渐地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
(一)移栽使用的基质和容器
基质具备特点:要具备透气性、保湿性和一定的肥力,容易灭菌处理,不利于杂菌滋生。常选用珍珠岩、蛭石、河砂、草炭等。
1.珍珠岩
来源:是含硅的矿物质在炉体中加热到
特点:一般80
使用:珍珠岩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其它基质混合使用,单独使用时因质轻,浇水过猛易漂浮,不利于根系固定。如珍珠岩与泥炭等量混合。
2. 蛭石
来源:为云母类次生矿物,在1000炉体中加热膨胀,形成多孔的海绵状物体,
特点:蛭石质地较轻,每立方米96
使用:育苗时可过筛使用。可以单独使用。
几种常见基质的物理性状 | ||||
基质 |
容重(g/cm3) |
总孔隙度% |
大孔隙% |
小孔隙% |
河砂 |
1.49 |
30.5 |
29.5 |
45.0 |
蛭石 |
0.13 |
95.0 |
30.0 |
65.0 |
珍珠炭 |
0.16 |
93.2 |
53.0 |
40.2 |
泥炭 |
0.21 |
84.4 |
7.1 |
77.3 |
3.河砂
特点;取材方便,资源丰富,成本低,透气性好,排水性强,但砂子容重大(1.5
使用:一般不单独用来直接栽种试管苗。一般选用粒径为0.5
4.草炭
草炭又称泥炭,是由沉积在沼泽中的植物残骸经过长时间的腐烂所形成。草炭质地细腻,持水和保水能力强,但通常通透性较差,泥炭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草炭用作基质,管理方便, 成功率高,但通常不能单独用来栽种试管苗,宜与其它基质混合形成复合基质,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
5.腐殖土
来源:是由植物落叶经腐烂所形成。腐叶上含有大量的矿质营养、有机物质。
特点:性质和草炭相似,
使用:它通常不单独使用。掺有腐殖土的栽培基质有助于植株发根。
复合基质的使用
一般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或腐殖土为1:1:0.5。也可用砂子:草炭土或腐殖土为1:1。
基质在使用前应灭菌。少量用高压灭菌,多时用烘烤、蒸气、药物等方法
栽培容器:可用大型栽培槽,可用6×6~10×
(二)移栽前练苗 移栽前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练2-3天,然后开口练苗1-2天。
(三)移栽和幼苗的管理
1移栽:从试管用镊子取出发根的小苗---冲洗掉根部粘着的培养基---用竹签在基质中插孔---然后将小苗插入----栽后把苗周围基质压实---栽后轻浇薄水。
注意:幼苗较嫩,防止弄伤。栽前基质要浇透水。 栽后移入高湿度的环境中,保证空间湿度达90%以上。
2管理:
1) 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
原则:移栽后5-7天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接近培养瓶的条件。当5-7天后,发现小苗有生长趋势,可逐渐降低湿度,让小苗始终保持挺拔的状态。
做法:营养钵的培养基质要浇透水,所放置的床面也要浇湿,搭设小拱棚,并且初期要常喷雾处理,保持拱棚薄膜上有水珠出现。后期减少喷水次数,将拱棚两端打开通风,使小苗适应湿度较小的条件。约15天以后揭去拱棚的薄膜,并逐渐减少浇水,促进小苗长得粗壮。
2)防止菌类滋生
原则:因试管苗原来是无菌的,加之驯化条件湿润易生杂菌,应尽量不使菌类大量滋生。
做法:如对基质进行灭菌。对幼苗喷洒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每7-10天一次。在移苗时尽量少伤苗。喷水时可加入0.1%的尿素,或用1/2MS大量元素的水溶液。
3一定的温、光条件
原则:适宜的生根温度是18~20℃,温度过低使幼苗生长迟缓,或不易成活。温度过高蒸腾加强,水分平衡受破坏,以及菌类滋生等。光照管理上初期可用较弱的光照,后期用自然的强光照。
做法:冬春季地温较低时,可用电热线来加温。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或报纸等,后期当小植株有了新的生长时,逐渐加强光照,至直接利用自然光照。
4保持基质适当的通气性,要选择适当的颗粒状基质,保证良好的通气作用。管理过程中不要浇水过多,过多的水应能迅速沥除,以利根系呼吸。
只要把水分平衡、适宜的介质、控制杂菌和适宜的光、温条件控制好,试管苗是很容易移栽的。
上一篇:植物组培的操作技术:生根培养
下一篇:植物组培愈伤组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