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1.观察放线菌菌落特征。
2.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1.放线菌菌落特征的观察;
2.分别用水浸片法、印片法及埋片法观察放线菌的形态。
实验原理: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 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简称“基丝”),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简称“气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有的放线菌只产生基丝而无气丝。气丝色暗,基丝较透明。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波曲、各种螺旋形或轮生。在油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的各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放线菌的菌落早期和细菌菌落相似,后期形成孢子菌落呈粉状、干燥,有各种颜色,呈同心圆放射状。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灯、接种环、0.1%美蓝染液、盖玻片、培养皿、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链霉菌平板培养物等。
实验步骤:
1.放线菌菌落形态观察
观察放线菌菌落表面形状、大小、颜色、边缘,以及有无色素分泌到培养基内等;并用接种环挑取菌落,注意菌丝在培养基上着生的紧密情况。区别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及孢子丝的着生部位。
2.取放线菌培养平板,选择菌丝和孢子生长较薄的部位,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注意放线菌菌丝直径的大小,孢子丝的形状。
3.水浸片法的制作及观察
(1) 取洁净载玻片,滴加生理盐水一滴。
(2) 用接种环挑取经过 28—30℃培养 4-5d 的放线菌菌落少许,置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内。
(3) 取洁净盖玻片一块,先将盖玻片一端与液滴接触,然后将整个玻片慢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置于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
4.印片法的制作及观察
取链霉菌划线培养的平板,用镊子取一洁净盖片,轻放在菌落表面按压一下,使部分菌丝及孢子贴附于盖片上。在载片上加一小滴 0.1%美蓝染液,将盖片带有孢子的面向下,盖在染液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置于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
5.埋片法的制作及观察
(1) 倒平板:取融化并冷却至大约 50℃的高氏Ⅰ号琼脂约 20ml倒平板,凝固待用。
(2) 接种:用接种环挑取菌种斜面培养物 (孢子)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划线要密些,以利扦片。
(3) 扦片:以无菌操作用镊子将灭菌的盖玻片以大约 45°角扦入琼脂内 (扦在接种线上),扦片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
(4) 培养:将扦片平板倒置,28℃培养,培养时间根据观察的目的而定,通常 3~5d。
(5) 镜检:用镊子小心拔出盖玻片,擦去背面培养物,然后将有菌的一面朝上放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
实验结果及讨论
1.实验结果
(1) 描述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2) 绘制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2.讨论
针对实验原理、步骤、现象进行讨论。
实验作业:
1.试比较几种观察放线菌方法的优缺点。
2.放线菌与细菌菌落最显著的差异是什么?
3.镜检时,你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上一篇: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观察
下一篇:组培培养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