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持续性感染发生的机制有:1病毒因素,如病毒基因组与细胞染色体整合、病毒无免疫原性或较弱、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较弱、病毒发生变异和病毒感染后产生干扰缺损病毒;2宿主因素,如病毒在机体受保护部位生长、机体产生非中和抗体和机体产生免疫耐受及细胞免疫缺陷等。
持续性感染分为:1潜伏性感染:病毒在初次感染后,以某种形式在细胞内长期潜伏下来,既不繁殖,也不致病,且潜伏期内检不出病毒,但在某些条件下可被激活,病毒开始繁殖并致病,如HSV、EBV、CMV等;2慢性感染:某些病毒在急性感染后,可转入慢性持续性感染,机体能很长时间或终身不断地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如HBV;3慢病毒感染:病毒进入机体后,短期内不产生任何症状,经过长期潜伏后,病毒表现出致病性,这类感染发病缓慢,逐渐发展终致机体死亡。如麻彦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上一篇:鉴定病毒时常用的血清学反应、病毒分离培养方法及纯化病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病毒出现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