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制备的目的,在于保证样品十分均匀,使我们在分析时候,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被测物质的成分,根据被测物的性质和检测要求,制备方法有下面几种:
1.样品的制备方法
①摇动或搅拌(液体样品,浆体,悬浮液体)
(用玻璃棒、电动搅拌器、电磁搅拌)
②切细或搅碎 (固体样品)
③研磨或用捣碎机
对于带核、带骨头的样品,在制备前应该先取核、取骨、取皮,目前一般都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样品的制备。
2.样品的保存方法
采取的样品,为了防止其水分或挥发性成分散失以及其它待测成分含量的变化,应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尽量做到当天样品当天分析。
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①吸水或失水
②霉变
③细菌
样品在保存时有几种变化(可能发生的变化)
a)吸水或失水
原来含水量高的易失水,反之则吸水,含水量高的易发生霉变,细菌繁殖快,保存样品用的容器有玻璃、塑料、金属等,原则上保存样品的容器不能同样品的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b)霉变
特别是到新鲜的植物性样品,易发生霉变,当组织有损坏时更易发生褐变,因为组织受伤时,氧化酶发生作用,变成褐色,对于组织受伤的样品不易保存,应尽快分析。
例如:茶叶采下来时,先脱活(杀青)即加热,脱去酶的活性。
c)细菌
为了防止细菌,最理想的方法是冷冻,样品的保存理想温度为-20℃,有的为了防止细菌污染可加防腐剂,例如甲醛,牛奶中可加甲醛作为防腐剂,但量不能加的过多,一般是1-2d/100ml牛奶。
上一篇:食品检验采样的数量与方法
下一篇:实验室化学废料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