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能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家畜的感染总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感染型和交差感染型。前者指家畜感染本种布氏杆菌,后者指由于牛、羊群共同放牧,通过相互间的接触造成羊群既感染羊种布氏杆菌又感染牛种布氏杆菌,或牛群既感染牛种布氏杆菌又感染羊种布氏杆菌等。山羊和绵羊对羊种布氏杆菌最易感。牛对牛种布氏杆菌易感,也可感染羊种布氏杆菌和猪种布氏杆菌。猪对猪种布氏杆菌和羊种布氏杆菌均易感。马和犬对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都有易感性,鹿对牛种布氏杆菌和羊种布氏杆菌易感。人类可以感染布氏杆菌。
病畜和带菌动物,特别是流产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菌存在于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中。病畜乳汁或精液中也有病菌存在。该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伤口、皮肤和呼吸道、眼结膜和生殖器黏膜感染。因配种致使生殖系统黏膜感染尤为常见。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氏杆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氏杆菌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牛布氏杆菌的感染呈全球趋势,仅有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北欧和中欧的少数几个国家没有感染。羊种布氏杆菌病在地中海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但感染已遍布全世界,仅认为北美(除墨西哥)、北欧、东南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无此病原。猪布氏杆菌除在南美和东南亚流行率高外,一般在其他地区很少流行。
已有与感染牛种布氏杆菌和羊种布氏杆菌的大小反刍动物接触而致单峰和双峰骆驼感染布氏杆菌病的报道。此外,由牛种布氏杆菌引起的布氏杆菌病在家养水牛中已经观察到。猪种布氏杆菌生物4型能引起分布于北冰洋地区、西伯利亚、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驯鹿和北美驯鹿(Rangifertarandus及其不同亚种)的严重疾病。
在我国,人的布氏杆菌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严重流行,之后逐步下降,但1995年以后又逐步回升。“十五”期间除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西、上海和海南没有新发病例报告外,其余各省均有疫情。
牛的布氏杆菌病通常是由牛种布氏杆菌生物型引起。绵羊和山羊布氏杆菌病(不包括绵羊种布氏杆菌感染)主要由羊种布氏杆菌引起。绵羊种布氏杆菌主要引起羊生殖道感染。
该病在未怀孕的母畜中通常无临床症状。成年怀孕母畜感染后,主要有一个或多个症状(如流产、胎衣不下等,少数有关节炎)。可引起胎盘炎,常导致怀孕5-9个月的母畜流产。即使不发生流产,在胎盘、胎液和阴道排泄物中也有大量病原。乳腺及有关淋巴结也可被感染,并经乳汁排菌,通常妊娠期满,并又重复感染子宫和乳房,妊娠产物和乳中病原菌数量减少。急性感染时,大多数体淋巴结都有细菌。成年公畜可产生睾丸炎、附睾炎,触诊公畜睾丸存在生殖道病变(一侧或偶尔两侧附睾炎)可显示在某个特定畜群已出现此病感染。但此临床诊断不太敏感,因其他细菌也能弓I起附睾炎,临床诊断特异性也不高。单峰骆驼和双峰骆驼也患布氏杆菌病,与接触感染了牛种布氏杆菌和羊种布氏杆菌的大、小型反刍动物有关。除此之外,在家养水牛、美洲和欧洲的野牛、牦牛、麋鹿中也有布氏杆菌病,它也发生于非洲水牛和各种非洲羚羊。这些动物的布氏杆菌症状与牛相似。
布氏杆菌病容易传播感染人,职业性接触常致病,通常口、呼吸系统和结膜是主要感染途径,食人感染的奶制品构成主要的公共卫生危害。兽医和农民经常接触感染动物和流产胎儿或胎盘,存在很大的职业危险。该菌侵人人体后,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销毁,并能在该细胞内增殖。经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待繁殖到一定数量后,突破淋巴结屏障而进入血流,反复出现菌血症,以后该菌随血液侵入脾、肝、骨髓等的细胞内寄生,血流中细菌逐步消失,体温也逐渐消退。细菌在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流又出现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反复呈波浪热型。引起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波浪热-急性期后可以发展成慢性型,引起肌肉-骨骼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
上一篇:布氏杆菌病病原学
下一篇:确诊布氏杆菌病的免疫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