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属(Brucella)是一类革兰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发生波浪热。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
该菌属早在1886年由Bruce从地中海一名弛张热病人尸体脾脏标本中用显微镜观察到,1887年获得纯培养,为了纪念他,定名为Brucella属。当时虽从病人分出此菌,但传染源仍未解决,该地英军发病率很高。1904-1907年,英军医Zammit奉命到岛上调查病因,偶然发现羊乳中有大量布氏菌,从2万只山羊乳汁中分离到这种微生物,而血液中有相应的高凝集价的抗体,但从表面上看,动物很健康。于是此后就规定人们要停止吃生乳,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由1905年643人发病,降低到?人发病。因开始是从羊发现该菌,故称之为羊型,以后又从牛流产的羊水中及猪胎儿中分离到该菌,故又定名为牛型、猪型。
遗传学和免疫学证据表明布氏杆菌属所有成员关系密切,可以考虑是一个种的变种(未被分类委员会承认)。然而,几个主要变种不但在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上有差异,而且在对宿主的嗜好和流行病学上也有差异。根据感染动物品种可分成6个种:牛种布氏杆菌、羊种布氏杆菌、猪种布氏杆菌、沙林鼠布氏杆菌、绵羊种布氏杆菌及犬种布氏杆菌。根据培养物特性和血清学特性,前3种还可再分细为不同的生物群。近来,从海洋哺乳动物分离了一些布氏杆菌菌株,这些菌株尚不能划归到上述细菌种类中去。因此,人们还在继续探索这些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建议把它们分为两个新的变种:鲸种布氏杆菌(且cetaceae)和鳍种布氏杆菌(且pinnipediae)。
接触病畜及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以及带菌的畜产品等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病畜接羔、剪打羊毛、挤乳以及清除圈肥时,病菌由破损或健康皮肤黏膜或眼结膜人体,或吸人含菌气溶胶而感染,亦可通过饮用未经消毒的病畜乳晶及肉类等经消化道感染;此外可通过染菌的水体而导致水媒传播。昆虫传播亦不容忽视。牧民、兽医、屠宰工人及农民等,由于接触机会较多,故感染率较高。部队进驻疫区,防疫措施不善,亦易受染。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北、东北等地的牧区及农村流行较广。
该菌属初次分离培养时多呈小球杆状,毒力菌株有菲薄的微荚膜,牛、猪布氏杆菌经传代培养渐呈杆状,羊布氏杆菌则不变。布氏杆菌多为长0.6~1.5txm,宽0.5~0.7um的球杆菌或短杆菌。它们多单独存在,很少成对或成团。布氏杆菌形态稳定,在老龄培养物中可有多晶体形式存在。布氏杆菌无鞭毛不运动、无菌毛、无芽孢、不形成真正的荚膜。布氏杆菌革兰染色阴性,一般不发生两极着染。其抗酸性不强,却可以抵抗弱酸的脱色作用,而染成红色。用改良Ziehl~Neelsen方法染色,布氏杆菌菌体染成红色,背景为蓝色。也可用荧光素或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结合物染色,细胞内出现大量堆积物,弱抗酸性布氏杆菌形态细菌或具有免疫特性着色的细菌,则可判定为布氏杆菌病。
该菌为严格需氧菌。牛布氏杆菌在初次分离时,需在5%~10%C02环境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pH6.6一7.1,营养要求高,生长时需硫胺素,烟草酸和生物素,泛酸钙等,实验室常用肝浸液培基或改良厚氏培养基。此菌生缓慢,培养48h后才出现透明的小菌落,鸡胚培养也能生长。在自然界中抵抗力较强,在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中一般能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能生存2个月,对低温的抵抗力也强,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均敏感。布氏杆菌具有两种抗原成分:A(牛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分)和M(羊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分)。两种抗原在各种菌中含量不同,牛布氏杆菌(Am)含A抗原多,含M抗原少。羊布氏杆菌(aM)含M抗原多,而含A抗原少。可利用凝集吸收试验制备出单因子血清(单价A血清或M血清),供菌种鉴定之用。
上一篇:沙门菌病诊断技术
下一篇:布氏杆菌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