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具药用价值植物病原真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药用真菌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11],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成分主要为以下几类:(1)生物碱类成分,如麦角;(2)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成分,如玉米黑粉、粳谷奴等含多种氨基酸[3,12];(3)真菌多糖与糖肽,如核盘菌;(4)色素类化合物,如竹砂仁、竹黄等[8,13];(5)甾醇,如竹黄和麦角均含有麦角甾醇等;(6)激素类,如九二零、茭白。作为中药入药的植物病原真菌具各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利尿作用,如糠谷老具利小便作用,可治疗尿道炎、尿闭;(2)抗菌作用,如竹菌含广谱抗菌活性物质,对喉炎、扁桃腺炎、皮肤化脓等炎症有一定疗效;(3)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发现引起作物菌核病的核盘菌发酵产生葡聚糖,具抗肿瘤作用,以及稻尾孢等;(4)助消化作用,经常食用玉米黑粉菌菌瘿可以预防和治疗胃肠道溃疡;(5)止血作用,如高粱乌米;(6)镇痛作用,如竹砂仁、竹黄;(7)利胆保肝作用,如玉米黑粉;(8)发汗解热作用,收集麦散黑粉菌孢子制成的麦奴丸,可治伤寒、无汗、头痛等症,茭白退烧解热,治疗风热赤目;(9)兴奋子宫作用,如麦角等。
3 讨论
真菌被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我国,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认识到部分患病的植物组织或病原菌本身具有药用价值,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或日常生活中,如我国部分地区现在仍有饮竹黄酒的习惯。在世界范围内,真菌也是当今探索和发掘新药物的重要领域,已从其中发现大量活性物质,并有部分应用到临床。植物病原真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几乎可侵染所有的高等植物,通过各种机制与宿主相互作用引起病害,这些真菌或其引起的病害组织具有多种活性物质或有益成分,如竹黄[13]、稻曲病菌核[12]。目前对植物病原真菌类药资源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 研究具药用价值的植物病原真菌种类少 植物病原真菌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8000种以上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绝大多数的植物病害均由真菌引起,对植物病害的研究也较深入,在搞清楚重要病害的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以及真菌生理学、遗传学等均有很好研究的基础上,部分病原真菌的研究已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而对病原真菌资源学的研究却很少,目前仅发现20种有药用价值,其中只有2种是近年来发现的,目前也未见到其它病原真菌的资源学研究。这与病原真菌的其它方面的发展水平很不协调。
3.2 研究具药用价值的植物病原真菌的工作不深入已发现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具药用价值,但研究很不深入。20种有药用价值的病原真菌中,仅麦角和竹黄已进行较深入详细的研究,而其它几种很少或根本没有用现代科研方法进行研究,其化学成分仍不清楚,对药理作用的认识也不全面。整体研究水平远低于大型真菌的研究水平。
3.3 对植物病原真菌类药资源的应用少目前已真正开发应用的药用真菌已有30种左右,并且只有7种被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11,14],而植物病原真菌中应用较多的只有麦角一种,没有任何一种被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尽管已发现具药用价值的2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明显的功效,但在临床上应用的很少,真正生产制剂的种类只有麦角。植物病原真菌是一类数量庞大、资源丰富、重要的、但仍未开发的药资源领域。植物病原真菌资源学是植物病原真菌学和真菌资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宝贵的资源库目前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限的研究也只是从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除草活性物质[15],几乎没有研究涉足药用活性的物质。因此,植物病原真菌资源库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本文承蒙河南农业大学李洪连教授和张猛博士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1] 周选围,陈文强,邓百万,等. 生物技术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J].中草药,2005,36(3):451.
[2] 刘 波. 中国药用真菌[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4:188.
[3] 应建浙,卯晓岚,马启明,等. 中国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47.
[4] 谢宗万,于友芩. 全国中草药名鉴,上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93.
[5]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7754.
[6] 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35.
[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306.
[8] Hudson JB,Zhou J,Chen J,et al. Hypocrellin, from Hypocrella bambusae, is phototoxic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J].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1994, 60:253.
[9] 张 俭,马 岚. 竹红菌素研究的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5(增刊):184.
[10] Xu H,Fang WS,Chen XG,et al. Cytochalashin D from Hypocrella bambusae[J].Jouran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2001,3(3):151.
[11] 李顺祥,张志光. 药用真菌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1,17(6):57.
[12] 杨永红,白 巍. 粳谷奴中氨基酸和元素的分析[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9,5:13.
[13] 沈云修,荣先国,高宗华. 竹黄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2,27(9):674.
[1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67.
[15] 王 惠,董金皋,商鸿生. 灰葡萄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和除草活性成分分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2):233.
上一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病原真菌(上)
下一篇:真菌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