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特性
禽白血病具有典型的C型病毒的形态特征,病毒以出芽增殖的方式在胞浆膜上出芽并释放。病毒RNA基因组是由 2个34~38S的亚单位构成的二聚体,分子质量为106u,每个基因组的单体约有 7.2kb。病毒的主要蛋白成分为衣壳蛋白P27、基质蛋白P19、核衣壳蛋白P12、囊膜蛋白gp85和跨膜蛋白gp37。
二、抵抗力
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对紫外线有很强耐受性,不耐热,
三、抗原性
本病毒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P27。根据对细胞的感染范围、干扰谱以及基质蛋白P19抗原性的不同等,本病毒又分成A~J 10个亚群。同一亚群的病毒能够互相干扰,并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中和能力。不同的群间没有这种能力。病毒的囊膜糖蛋白具有型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能诱发中和抗体。用中和试验可以将亚群细分为若干不同的抗原型。
四、培养特性
大多数禽白血病病毒能在鸡胚上良好生长,在绒毛尿囊膜上产生增生性痘斑,这种痘斑
在8d后可以计数,而且与病毒的剂量成线性关系。
五、致病性
由于感染的毒株不同,病鸡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也有所不同。病毒的A、B、C、D亚群
是外源性病毒,有较强的致病性。E亚群是内源性病毒。所谓内源性是指这类病毒的基因组已经为一种生物的固定基因结构的一部分,就像一组宿主细胞基因组一样受细胞的调节控制。一般的鸡都携带E亚群基因序列,这些序列被整合到鸡细胞的基因组上。当完整的内源性病毒基因组存在时,细胞可能自发地或经某种化学试剂的作用,产生出E亚群白血病病毒。当内源性病毒基因是缺损型时,基因可能在细胞内进行表型表达而不产生感染性病毒。E亚群对鸡的致病性很弱或根本不致病。F和G亚群主要感染野鸡。J亚群在1971年发现,外源性,宿主为鸡,引起髓细胞瘤,对肉鸡危害严重。
本病毒所致疾病最常见有如下3种。
(一)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在鸡的性成熟期发病率最高,14周龄以下的鸡极少发病。主要临床症状是消瘦、贫血、腹泻、虚弱,肝、法氏囊肿大,且临床症状出现,病程通常很短,最后衰竭死亡。肿瘤常见于肝、脾、肾、法氏囊,有时也侵害心、肺等。组织学检查,肿瘤组织是由处于原始发育阶段的成淋巴细胞组成,这种细胞源于法氏囊,属于囊依赖性细胞,如果摘除法氏囊,能防止这种肿瘤发生。
(二)成红细胞性白血病 野外病例发生于3月龄以上的鸡。主要临床症状是怠倦,全身性虚弱,鸡冠略为苍白或发绀;继之病情发展,症状加重,表现消瘦和腹泻,一个或更多羽毛囊可能发生大量出血,病程数天到数月。患严重贫血的鸡,鸡冠变成淡黄色直至白色。死于此病的鸡,通常带有全身性贫血,其器官常有出血点。
(三)成骨髓细胞性白血病 主要症状与成红细胞性白血病相似,严重的废食、显著脱水、消瘦和腹泻。还可见到血凝不良引起的羽毛囊出血,病程较长。另外,本病可在病鸡外周血液中见到大量的成髓细胞,几乎占全部血液有形成分的 75%。本病很少自然发生。
六、微生物学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及剖检发现肿瘤,通常可作出诊断,但应与马立克病相鉴别。可用ELISA等检测病毒抗原。确诊需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
七、免疫与治疗
由于本病毒及其制备物在灭活的同时其免疫原性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培育无致病力的弱毒株亦未取得重要进展,因此至今也没有研制出有实用价值的疫苗。
上一篇: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四)
下一篇:埃希氏菌属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