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弄清玻片法对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的准确性,我们收集了玻片法结果阳性的葡萄球菌118株,按Kloos等[1]分类方法进行详细鉴定与分类,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菌株分离于1996年8月~1997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各类标本中,计118株。标准菌株ATCC 25923由天坛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2 菌种鉴定方法 将经玻片法凝固酶试验鉴定的、经纯化培养后保存于琼脂斜面的“金葡菌”118株,传代培养,按照Kloos等[1]方法再鉴定。 
  2 结果 
  2.1 菌种鉴定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中间型葡萄球菌28株,表皮葡萄球菌19株,溶血葡萄球菌15株,里昂葡萄球菌9株,人葡萄球菌7株,耳葡萄球菌7株,华纳葡萄球菌3株,其余是腐生葡萄球菌和柯氏葡萄球菌7株,共10种。
  2.2 玻片法凝固酶重复试验结果 在限时操作的10秒种内,呈阳性反应者,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22株,28株中间型葡萄球菌中有25株,阳性反应准确率为92.16%(47/51)。  2.3 菌种与样品来源关系的观察,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标本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
| 
    | 
 株数  | 
 标本来源  | 
| 
    | 
    | 
 痰  | 
 伤口分泌物  | 
 耳分泌物  | 
 尿道分泌物  | 
 血液  | 
 尿液  | 
 其它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23  | 
 0  | 
 17  | 
 2  | 
 1  | 
 0  | 
 1  | 
 2  | 
| 
 中间型葡萄球菌  | 
 28  | 
 2  | 
 10  | 
 7  | 
 1  | 
 1  | 
 7  | 
 0  | 
| 
 表皮葡萄球菌  | 
 19  | 
 1  | 
 0  | 
 0  | 
 2  | 
 1  | 
 14  | 
 1  | 
| 
 溶血葡萄球菌  | 
 15  | 
 8  | 
 1  | 
 0  | 
 1  | 
 1  | 
 2  | 
 2  | 
| 
 里昂葡萄球菌  | 
 9  | 
 0  | 
 0  | 
 0  | 
 5  | 
 0  | 
 4  | 
 0  | 
| 
 其它型葡萄球菌  | 
 24  | 
 0  | 
 0  | 
 0  | 
 8  | 
 1  | 
 15  | 
 0  | 
| 
 合计  | 
 118  | 
 11  | 
 28  | 
 9  | 
 18  | 
 4  | 
 43  | 
 5  | 
 
  2.4 β-内酰胺酶测试结果 采用酸测定法。同时用大肠埃希菌ATCC 35218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为质控菌株。118株葡萄球菌中,产酶株有61株,占51.69%。在产酶株中,以中间型葡萄球菌产酶率最高,占85.71%(24/28)。 
  2.5 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10种葡萄球菌对12种抗生素耐药性相差不大,除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以及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外,对其余抗生素敏感性均较低。 
 
  3 讨论 
  为防止玻片法检测血浆凝固酶试验假阳性反应,必须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操作,即在10秒内|检验地带网|完成此试验。本室以前将此实验延时1~2分钟观察,致使假阳性率高达56.78%(67/118)。同时,为防止假阳性反应,还必须做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以免“游离”的凝固酶漏检。 
 
  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和家畜葡萄球菌。因此凝固酶试验阳性者不能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必须再进行有关生化试验如耐热DNA酶、β-半乳糖苷酶,方可正确鉴定。 
  参考文献 
  1 Kloos W E,Lambe D W.Staphylococcus.In:Albert B.ed,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5 th ed.Washington: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ol,1991.222 
  2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53~569 
  
上一篇: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及摩根菌属简介
下一篇:医院感染监控常用的检测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