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虽然有些病例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疑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但必须通过实验检查方可确诊。
1.血常规 此杆菌感染时病人血液白细胞大多增高,通常为15×109/L~30×109/L,重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可减少。
2.细菌培养 可采取病人脑脊液、血液和穿刺抽取液进行细菌培养予以确诊。
3.采用对流免疫电泳,胶乳凝集,协同凝集和ELISA等方法检查脑脊液、血液和浓缩的尿液中Hib的特异抗原磷酸聚核糖基核糖醇(Polyribosyl ribitol phosphate,PRP),均可辅助临床诊断。
四、细菌的防治
由于人群对流感嗜血杆菌普遍易感,特别是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一家中同时有两个小儿患病者,在文献中屡有报道,所以在兄弟姐妹或在托儿机构中出现
首例病人后有时亦可再出现新病例,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采取化学药物预防,口服利福平可清除带菌,20mg/Kg,每日一次,服4日为一疗程。每日最大剂量为600mg~900mg,孕妇不宜用。
对Hib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肌肉注射Hib偶联菌苗。芬兰赫尔辛基于70年代后期在0~4岁儿童中Hib脑膜炎的发病率为43/10万。注射上述菌苗后到1991年发病率降为0。Hib的特异抗原磷酸聚核糖基核糖醇(PRP)可与4种蛋白载体(变异性白喉杆菌蛋白-Oligosaccharide-CRM197 protein,HbOC、白喉杆菌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s,D、脑膜炎双球菌外膜蛋白复合物-Outer membrane protein compound,OMPC和破伤风杆菌类毒素-Tetanus toxoid,T)偶联,分别构成4种类型的偶联菌苗:PRP-HbOC、PRP-D、PRP-OMPC和PRP-T。目前至少有25个国家将Hib偶联菌苗列入儿童的免疫计划。具体的接种方法为:婴儿从2月龄开始接种,每间隔1~2个月1次,共3次;6~12月龄的婴儿需注射2次,每次间隔1~2个月;1~5岁的儿童只需注射1次。鉴于Hib肺炎、脑膜炎在低龄组发病率更高,症状及并发症更严重,故应及早接种疫苗。接种Hib疫苗后,极少数儿童的接种部位会出现轻微红肿、疼痛或低热,一般2~3天内消失,只需休息或对症处理。婴幼儿在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疾病发病时,均应暂缓接种。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或曾对Hib疫苗过敏者应避免接种。
此外预防Hib感染的最重要方法是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大面积免疫接种;对2月龄婴儿进行常规接种并提倡母乳喂养;减少与无症状携带者或有侵袭性疾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规范抗生素使用;改善居住环境卫生等。
在对病患进行治疗时,由于目前国内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和不规律使用抗生素现象,因此H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所以抗生素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感染部位而定,如脑膜炎和会厌炎.Hib型嗜血流感杆菌结合的疫苗可用于≥2个月的儿童,能有效地预防侵袭性感染如脑膜炎,会厌炎和菌血症等。
对体重在20kg以下儿童可每天按100mg/kg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用量为250mg~1g,每6小时1次。另一种办法是口服羟氨苄青霉素,20kg以下儿童20~40mg/kg,每日3次;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250~500mg,每日3次;约30%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且对氨苄西林耐药。因此,常用的治疗方案为:磺胺甲基异啰唑/甲氧苄氨嘧啶(SMX/TMP)儿童每日8mg/40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成人则为口服1~2片(每片为160mg/800mg),每日2次;头孢呋辛0.25~1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头孢克罗儿童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成人50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强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8岁以下儿童忌用).对非耐药菌株,在小于20kg儿童可予氨苄青霉素每日100mg/kg,分4次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每日2~3g),在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则为250mg~1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尚可使用阿莫西林,对小于20kg儿童,可予20~40mg/kg口服,每日3次;对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可予250~500mg,每日3次。氟喹诺酮和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亦有抗菌活性。
上一篇: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1)
下一篇: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