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培养 
 
【检验目的】确诊败血症和菌血症 
 
 
【送检标本】血液、骨髓 
 
 
【检查适应症】发热病人及疑似败血症患者 
 
 
【注意事项】标本采集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前期,最好在使用抗菌素之前。 
 
2.普通细菌培养 
 
 
【检验目的】确诊由细菌引起的身体各部位的感染。
 
【送检标本】脑脊液、粪便、痰、咽拭子、各种分泌物、胸腹水、胆汁、各种穿刺物、尿液。 
 
【检查适应症】临床高度怀疑由病原体引起的身体各部位感染。 
 
【注意事项】
 
⑴标本采集尽量在应用抗生素之前。 
 
⑵痰及咽拭子的采集前,应在清晨以淡盐水漱口后留取标本于无菌容器内及时送检。 
 
⑶尿液应采集中段尿或通过膀胱穿刺,导尿获得尿标本。 
 
3.淋球菌培养 
 
【检验目的】确诊淋病(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性病)
 
【送检标本】阴道分泌物(女)、尿道分泌物(男)、其它部位分泌物。
 
【检查适应症】临床高度怀疑由淋菌引起的性病。 
 
【注意事项】应用抗生素之前采取标本。 
 
4. 真菌培养 
 
【检验目的】确诊真菌感染。 
 
【送检标本】脑脊液、粪便、痰、咽拭子、各种分泌物、胸腹水、胆汁、各种穿刺物、尿液。 
 
【检查适应症】临床怀疑由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应用抗生素无效者。 
 
【注意事项】应用抗真菌药物前采取标本。 
 
5.结核菌培养 
 
【检验目的】确诊结核病 
 
 
【送检标本】脑脊液、粪便、痰、各种分泌物、胸腹水、胆汁、各种穿刺液、尿液。 
 
【检查适应症】临床有感染指征又高度怀疑结核感染者。 
 
 
【注意事项】应用抗生素前采取标本。 
 
 
6.厌氧菌培养 
 
【检验目的】培养厌氧菌 
 
7.支原体培养 
 
【检验目的】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 
 
【送检标本】泌尿道分泌物、宫颈拭子。 
 
 
8.衣原体培养 
 
【检验目的】检测衣原体感染。 
 
【送检标本】泌尿道分泌物及拭子等。 
 
  
上一篇: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医学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