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阪崎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1980年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茵血症, 死亡率高达50%以上。目前, 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 主要感染渠道。 阪崎肠杆茵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报告。
关键词: 肠杆菌, 阪崎;婴儿食品; 食品微生物学;婴儿,新生;脑膜炎;结肠炎
阪崎肠杆菌 (E.sakazakii)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作为肠 杆菌科的一种,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 cloacae),直到1980年才更名为 阪崎肠杆菌, [1]该菌是肠道正常菌丛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1961年,Franklin等首次报道了2例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的脑膜炎病例。以后相继在世界范围内 (美 国、冰岛、荷兰等国家)报道了一系列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并且可引起神经系统后 遗症和死亡,该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高达50% 以上。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阪崎肠杆菌的 宿主和传播模型,但在一些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的调查中发现婴儿配方粉是主要的感 染渠道。
1 生物学性状
阪崎肠杆菌作为肠杆菌科肠杆菌属的一种, 在1980年之前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 菌。随着对该菌认识的加深,根据阪崎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DNA.DNA杂交、生化反应、 色素产生和抗生素敏感性的不同,研究人员对该菌的分类提出了质疑。1976年Steigerwah等发现肠杆菌属菌株可分为与“黄色素存在或缺失”相关的两种不同的DNA杂交群。1977年Brenner等发现可根据D一山梨醇产酸和延迟产生脱氧核糖核酸酶 (Deoxyribonuclease,D Nase ) 区分产色素和不产色素的菌株。[3]1980年Farmer 等[1]建议对产黄色素的阴沟肠杆菌重新分类,在同一篇文献中Farmer等指出通过DNA—DNA杂交他们发现阪崎肠杆菌之 间DNA一致性可达83%一89%, 而阪崎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的DNA共有序列只有31% 一49%。
1.1 培养特征
阪崎肠杆菌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 能在营养琼脂、血平板、麦康凯 ( Mac Conkey,MAC) 琼脂、伊红美蓝 (eosin methylene blue,EMB) 琼脂、脱氧胆酸琼脂等多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所有的阪崎肠杆菌都能在胰蛋白酶大豆琼脂( trypticase soy agar,TSA) 上36℃快速生长,24 h 后形成直径2~3 mm的菌落;25 ℃生长24 h 后形成直径1 ~1.5mm的菌落, 48 h后形成直径2~3mm的菌落。Farmer等发现阪崎肠杆菌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violet red bile glucose agar,VRBG) 平板上首次划线分离时,生长24 h后可生成2种或2种以上的菌落形态,一种干燥或粘液样, 周边呈放射状,用接种环触碰可发现菌落极富弹性; 另一种是典型的光滑型菌落,极易被接种环移动。 目前, 尚不清楚这两种不同的菌落是否存在毒力和其它表型上的差别。Farmer等发现在TSA平板上培养24 h 后, 所
有的阪崎肠杆菌都产生大量的沉淀物,像是包含团状细胞和无定形组织 。
1.2 生化反应
Muytjens 等研究了阪崎肠杆菌和相关菌株的酶反应特点。在对229株 (其中129株是阪崎肠杆菌) 细菌的研究中发现阪崎肠杆菌和其它肠杆菌之间存在两个主要的不同:阪崎肠杆菌a-葡萄糖苷酶活性均为阳性,其它肠杆菌均为阴性(包括产气肠杆菌(Enter obacter aerogenes )、 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 cloacae)、成团肠杆菌( Enterobacte agglomer ans));所有试验菌株中只有阪崎肠杆菌缺少磷酰胺酶。1985年Farmer 等又检测了57株阪崎肠杆菌,其中53株a -葡萄糖苷酶活性为阳性。由此认为,a-葡萄糖苷酶是用来快速区分阪崎肠杆菌和其它肠杆菌的可靠方法。1983年Aldova等[6]评估了从捷克斯洛伐克分离的73株阪崎肠杆菌吐温80脂酶的活性,结果显示97.3%的菌株含有该酶。 1984年Postupa和 Aldova [7]研究了从奶粉和婴儿配方粉中分离到的6株阪崎肠杆菌,发现所有的菌株在25℃和3 7℃培养7d 后都产生吐温80脂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阪崎肠杆菌的生化反应 与阴沟肠杆菌相似( 表 1 ) 。 [3]在鉴定阪崎肠杆菌时需注意,该菌总是氧化酶阴性、D一山梨醇阴性、产生吐温80脂酶、细胞外DNAse阳性并形成黄色菌落。
表 1 阪崎肠杆菌及相近肠道条件致病菌生化反应比较[1]
实验 |
生化反应(1 |
阪崎肠杆菌 |
阴沟肠杆菌 |
产气肠杆菌 |
成团肠杆菌 |
日勾维肠杆菌 |
赖氨酸脱羧酶 |
- |
- |
+ |
- |
+ |
精氨酸双水解酶 |
+ |
+ |
- |
- |
- |
鸟氨酸脱羧酶 |
+ |
+ |
+ |
- |
+ |
KCN生长 |
+ |
+ |
+ |
v |
+ |
发
酵 |
蔗糖 |
+ |
+ |
+ |
(+) |
+ |
卫矛醇 |
- |
(-) |
- |
(-) |
- |
和糖醇 |
- |
(-) |
+ |
- |
- |
棉籽糖 |
+ |
+ |
+ |
v |
+ |
D-山梨醇 |
- |
+ |
+ |
v |
- |
X-甲基-葡萄糖甙 |
+ |
(+) |
- |
- |
- |
D-阿拉伯糖醇 |
- |
(-) |
+ |
- |
+ |
黄色素 |
+ |
- |
- |
(+) |
- |
注 : ( 1 ) +: 9 0 % ~1 0 0 %阳性 ; (+) 7 5 % ~8 9 % 阳性 ; v : 2 5 % ~7 4 %阳
性 ; (一) : 1 0 % ~2 4%阳性 ; 一: 0 % ~9 %阳性 。
1.3抵抗力
Nazarowec-White等的早期研究认为婴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与该菌的高度耐热性有关。然而,Breeuwer等研究发现阪崎肠杆菌并非具有特殊的耐热性,但能耐受一定程度的渗透压和干燥。无论是Nazarowec.White等还是Breeu.wer等人的研究结果都证明,阪崎肠杆菌的耐热性不足以使该菌经标准的巴斯德消毒后幸存,产品的污染很可能发生在干燥和罐装阶段。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相比,阪崎肠杆菌对渗透压和干燥具有更高的耐受力,这很可能与细胞内大量的海藻糖酶有关。
Edelson.Mammel和Buchanan研究了人工污染阪崎肠杆菌(根据生产商推荐的冲调方法, 配方粉稀释液阪崎肠杆菌浓度约为106 CFU/m1 ) 的婴儿配方粉长期存放时细菌的生存态。在将近一 年半中配方粉室温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带盖瓶子中,定期从中取样做定量检测,在 最初的5个月内,阪崎肠杆菌活菌数量下降了2.5 log CFU/ml (从6.0 log CFU/ml下降 到3.5 log CFU/m1),每月约下降0.5 log CFu/m l。随后的1年内阪崎肠杆菌活菌数量 又下降了0.5 log CFU/ml,终浓度约3.0 log CFU/ml。该结果证明阪崎肠杆菌能在婴儿配方粉中长期存活。[2]
1.4 增殖能力
阪崎肠杆菌的传代时间在6℃,21℃,37℃分别是13.7 h,1.7h,19~21mi n。对阪崎肠杆菌进行危险性评估发现,与本底相比,25℃放置6 h该菌的相对危险性可增加30倍;25℃放置10 h 可增加30000倍。
因此,即使婴儿配方粉中只有极微量的阪崎肠杆菌污染, 在配方粉食用前的冲调期和储藏期该菌也可能会大量繁殖。2004年2月FAO/WHO在日内瓦召开的婴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专家研讨会上提出婴儿配方粉中微量的阪崎肠杆菌(<3 CFU/100g ) 污染也能导致感 染的发生。 所以, 对奶粉和婴儿配方粉的加工制作过程、家庭/医院的灭菌过程以及婴儿配方粉的储存和食用等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管理,是减少该类产品潜在危险性的重点。
1.5 毒力
国际上对阪崎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性知之甚少。Pagotto等[10]在2003年首 次描述了某些阪崎肠杆菌可能产生一种毒力因子一类肠毒素样化合物。组织培养发现一些菌株可产生细胞毒效应。腹腔注射剂量达108 CFU/只时,18株试验株均可在3d内导致哺乳期小鼠死亡。经口灌胃,只有2株能引起哺乳期小鼠致死性损伤。SK92 ( 肠毒素阳性) 和 MNW6 (肠毒素阴性) 腹腔注射致死剂量最小而在最大口服剂量时仍不能引起小鼠的致死性 损伤。 由此看来, 阪崎肠杆菌之间的毒性存在明显不同,而且,某些菌株可能是非致病性 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细菌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存活能力有关。
上一篇:猪链球菌2 型检验程序
下一篇: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健康危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