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3年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合格痰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和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和药敏采用德灵Microscan WalkAway 40 S1进行。ESBL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确认。结果:共培养致病菌1 058株,计11属40种,检出率较高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表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产ESBL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的比例在增高。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中占较高比例,且表现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产ESBL的菌株增加导致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耐药性;ESBL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它多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引起。据报道病原体50%以上是细菌[1]。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菌株的感染日益增多。我们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的痰培养标本进行了病原统计和耐药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痰培养标本来自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标本采集:患者清晨漱口后用力咳痰至无菌痰盒内,及时送检,微生物室进行涂片检查,细胞数>25,鳞状上皮细胞数小于10/每低倍视野视为合格标本。
1.2 分离培养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每份标本分别接种在血平板及中国兰平板上,置35℃温箱孵育24 h~48 h。
1.3 鉴定与药敏
对病原菌进行分纯后,在微生物鉴定仪上进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器为德灵 Microscan WalkAway 40S1,鉴定板Nc21、Pc12及其他试剂均为原装进口配套试剂。
1.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测
依据仪器提示ESBL可疑,再进行确认试验,判断标准按NCCLS 1999年文件操作。
2 结果
近3年共培养出病原菌1 05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19株,占77.4%,革兰阳性球菌205株,占19.4%,念珠菌31株,其他细菌3株,计11属40种,检出率较高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个统计结果与杨海青等的报道不太吻合[2]。其中近3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的菌株的比例分别为59.4%、72.8%、57.9%,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菌株的比例分别是24.1%、44.2%、37.5%。居前四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见表1,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见表2。表1 前四位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略)表2 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耐药率(略)
3 讨论
我院近3年的资料显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居前两位,与国内的同类报道有些差别[3]。痰标本中分离到产ESBL的菌株阳性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率低于相关报道[3]。这可能与地域差别、气候、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关,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从表1可以看出,以往作为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的一些药物如: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已经出现了较高的耐药率,已不能作为此类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些药如: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由于产ESBLS菌株的增多其耐药性也很高,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其次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和头孢西丁,铜绿假单胞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其次为哌拉西林、头孢他定,不动杆菌尚未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趋势。表2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3年来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高达82.4%~96.4%,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59.5%~71.4%,与有关报道基本一致[4]。表皮葡萄球菌以往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分离出来往往不作为致病菌考虑,但由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类、单环内酰胺类药物均无临床活性,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临床已不适宜选用,故现在对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一定要引起重视。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在不断发生变迁,其耐药性也在增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过多的预防用药是重要因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广泛使用,使得以往致病力较弱的一些条件致病菌的生存得以发展,且导致这类细菌的感染概率在增加,耐药性不断增强,这让临床用药更加困难。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的人增加很多,一些免疫抑制剂和放疗等应用较多,使得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增大,抗感染治疗更加困难。
所以,微生物室和医院控感办加强对呼吸道病原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及时反馈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临床经验用药,预防用药等有指导意义,同时这也对减少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翟亚红.秋冬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耐药性变迁[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4,5(3):233235.
[2]杨海青,郭月珠,韩兰芳.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医学检验杂志,2007,28(5):416418.
[3]王一兵,李卫光,朱其凤.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测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490492.
[4]邓健康,郭晓兰,黄义山.我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5861.
上一篇:三种检测方法对结核病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产ESBLs、产ESBLs和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