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合成抗生素,由萘啶酸发展而来,从1962年进入临床使用至今,经几十年的临床应用,特别进入80年代以后,喹诺酮类抗生药物发展迅速,至今已至第四代,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随着临床的大量使用,其耐药性也随着增加,作者统计2000年~2004年本院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中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态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0年~2004年各种临床病例标本1362例,其中痰液及咽拭子759例,尿液345例,胆汁69例,创面分泌物65例,脐部分泌物39例,脓液31例,前列腺液21例,血液18例,胸腹水8例,其它7例。
1.2 MH培养基及药敏纸片来源
MH培养基和氧氟沙星及药敏纸片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3 方法
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生物梅利埃半自动仪鉴定菌种,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根据NCCLS进行操作和判断,统计时把中度敏感(I)归类为敏感(S)。
2 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2000年~2004年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统计结果见表1。大肠埃希菌2000年~2004年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结果见表2。
表1 2000年~2004年革兰阴性杆菌氧氟沙星的耐药结果(略)注:统计方法采用U检验,均与2000年比较,判断值为2.58,>2.58即P值<0.01,有显著差异。表2 大肠埃希菌2000年~2004年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结果(略)注:统计方法同上
3 讨论
作者统计2000年~2005年的本院患者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氧氟沙星耐药率从2000年的15.7%到2004年32.2%呈逐年递增趋势,2003年和2004年与2000年比较有显著差异,大肠埃希菌从2000年37.6%上升到2003年61.9%和2004年的65.8%,均有显著差异。
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抗菌谱宽,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都有相当作用,并在体内的分布较广,可进入大多数药物不能进入的骨、关节和前列腺组织等,因而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是第三代。本院2004年大肠埃希菌对氧氟沙星耐药已达65.8%,低于文献报道77.1%[1],即使第四代的加替沙星耐药率也达到68%[2],这与近几年大量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有一定关系,因引起临床和实验室的高度重视。
作者:郑海斌 陈友土 曾燕波 作者单位: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 徐雅萍,罗燕萍,白立彦,等.加替沙星与4 种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比较.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1):76~77.
2 江舟,李珍大,李大卫,等.加替沙星对常见4 种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分析.临床检验杂志,2005,23
上一篇:56株肠球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分析
下一篇: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株的耐药及同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