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人口的1/3都感染有结核,每年约有800万人因感染结核而发病,其中每年有>25万名儿童死于结核病 [1,2] 。根据我国结核病疫情状况,国家建立、健全和稳定各级防疫机制,制定防治规划,并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服务业、学校、托幼机构及儿童玩具工作人员定期健康检查,每1~2年1次。疾控中心对我校新入校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绝大多数学生不清楚其机制,也不明白反应结果,故本文给予探讨,以供参考。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3,4] 。机制:结核菌素(结素)是结核菌的代谢产物,从液体培养基中长出的结核菌提炼而成,主要成分为结核蛋白,将其注入人体表皮内,如受测试者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结核分枝杆菌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结合,在局部释放淋巴因子,形成超敏反应性炎症,出现红肿、硬结;若受测试者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则无局部超敏反应发生。
旧结素(OT)在人群中普查时,常用1∶2000的OT稀释液0.1ml(5U),在前臂屈侧做皮内注射,经48~72h测量皮肤硬结直径,如<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提示结核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0~19mm为阳性反应(++),≥20mm或局部出现水泡与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常常作为卡介苗接种与筛选对象、质量监测及临床辅助的诊断。由于OT抗原不纯,可能引起非特异性反应,故现已少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其制剂有50u/ml和20u/ml两种制剂,每1U效价是一致的[5] 。我国推广国际通用的皮内注射法(Mantoux法)将PPD剂5U(0.1ml)注入前臂内侧上中1/3交界处皮内,使局部形成皮丘。经48~96h(一般为72h)观察反应,结果判断以局部硬结直径为依据: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阴性(-),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反应(+++),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泡、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为极强阳性反应(++++)。
PPD作为诊断隐性结核感染的唯一指标,其特异性受到接种卡介苗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那么,这些结果有什么意义呢?(1)PPD试验阴性(-),表示未受到过结核菌感染,也未接种过卡介苗或接种未成功。(2)PPD试验阳性(+),表示受试者曾经受到过结核杆菌感染或已经接种过卡介苗,但不能判定其是否患有结核病。(3)PPD试验强阳性(+++),提示体内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大。(4)对于3岁以下特别是1岁以下未接种过卡介苗者,如PPD呈阳性反应(+),则表示体内有结核菌的感染,年龄越小,患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越大。(5)如果2年内PPD试验结果由阴性(-)转为阳性(+),或反应强度从原来硬结直径<10mm增至>10mm,提示新近感染过结核菌,或可能存在活动性病灶。(6)值得注意的是假阴性情况,即初次感染结核菌8周内PPD皮试阴性,见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如患严重传染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情况。
在不同国家,参照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标准。2000年美国胸科学会、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美国儿科学会,修订了PPD的标准,以≥5mm、≥10mm和≥15mm阳性为结核感染的标准。在高危人群,如HIV感染、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近期与活动性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胸片有既往结核改变而未经治疗者,≥5mm考虑结核感染。
近年来在高危人群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有所增加 [6,7],为区分可分为自然感染和NTM感染,可使用NTM的各种敏感素进行皮试,以减少隐性结核感染的假阴性诊断。为了更好地区分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NTM感染和结核自然感染,提高隐性结核感染的正确诊断率,近年来在寻找结核杆菌高度特异性抗原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LSPOT)检测T淋巴细胞上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如ESAT-6和CFP-10,结果显示与PPD试验的一致性可达89%,其特异性明显高于PPD,可达100%,且不受卡介苗接种的影响,故认为可取代皮肤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隐性结核感染者。
作者:孟延飞 魏延军《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参考文献
1 Rom WN,Garay SM.Tuberculosis Boston.Litter Brown and Comp,1996,745-982.
2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结核病分类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12):716.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7-515.
4 Wang L,Turner MO,Elwood RK,et al.A meta-analysis of effect of Bacille Calmette Gurein Vaccination on tuberculin skin test measure-ments.Thorax,2002,57:804-809.
5 刘晓灵.儿童隐性结核感染和结核纯蛋白衍生物的判断.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0):1740-1741.
6 周正任,潘兴瑜.病原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5-160.
7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4-104.
上一篇: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下一篇:384株白色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