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 230株,主要以G-杆菌为主,占检出菌总数的40.81%,其次为真菌,占21.2%,G+球菌占17.8%。检出率最高的前6种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8.9%),真菌(21.2%),大肠埃希菌(8.6%),金黄色葡萄球菌(8.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4%),肺炎克雷伯菌(4.9%)。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86.59%,除氯霉素的耐药率为42.11%外,其他的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0%,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仍为100%。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派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低于50%,对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结论:细菌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重要地位,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对我院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标本。
1.2 检验方法 将送检的痰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 ℃培养24 h~48 h后根据菌落及革兰染色情况,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1.4 药敏试验 药敏纸片采用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亚胺培南纸片由默沙东公司赠送,头孢哌酮+舒巴坦纸片由辉瑞公司赠送。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NCCLs 2000)进行。
2 结果
2.1 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 见表1。
表1 细菌构成比及排序(略)
2.2 检出主要菌株耐药性分布
2.2.1 主要G+球菌耐药率 见表2。
表2 主要G+球菌耐药率(略)
2.2.2 主要G-杆菌耐药率 见表3。
表3 主要G-杆菌耐药率(略)
3 讨论
以上监测结果表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8.81%,略高于刘冰等[1]报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率(46.1%)。分类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达38.9%,是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与吴蓉等[2]报道的一致。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分布,常见于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空气中,各种医疗器械如:吸痰管、湿化器、气管套管、呼吸机管道等,在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抵抗力低下,如老年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使其极易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从表3中可以看出,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仍保持较低的耐药率,其次是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8.28%,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超过30%。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达84.76%,氨曲南的耐药率也较高,在治疗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时,不应作为经验用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很复杂,抗生素治疗几天后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抗生素治疗3 d~5 d后应再次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新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细菌感染的统计资料显示,肺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3]。我院2005年检出真菌216株,占检出病原菌的21.2%。有研究显示,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放、化疗的普及及呼吸道的侵入性操作与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4]。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同时提高真菌的检测手段,对真菌鉴定到种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实验室体外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对减少真菌感染及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MRSA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的G+菌[5]。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院MRSA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了100%,除万古霉素外,敏感率超过50%的药物只有氯霉素,而克林霉素、头孢唑啉、环丙沙星等药的耐药率均较高。耐甲氧西林的MRSA由于其广泛的耐药性备受关注。国内报道的检出率在32%~89%之间,我院的检出率较高,达86.59%,与吴礼襄等[6]报道的89.47%相当。MRSA的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其院内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手和鼻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为防止耐药菌的传播,减少和避免MRSA的发生和爆发流行,我们制定预防MRSA感染的措施: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禁止滥用抗生素;对感染者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设单间为重度感染者专用;物品专人专用,用后统一处理;医务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气道护理,注意呼吸管路和湿化瓶的消毒;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定时对病房空气,桌椅,病历等进行消毒处理等。随着先进的介入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和各种抗生素大量使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越来越大,细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为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我们应严格按照痰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并反复送检痰标本,再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并尽量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同时,积极寻找并去除危险因素,治疗基础疾病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飞,乐惠荣《实用医技杂志》
【参考文献】
[1] 刘冰,徐修礼,贾淑梅,等.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群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59860.
[2] 吴蓉,府伟灵.重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9799.
[3] 段红,王鲜平,曹力,等.医院感染真菌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39440.
[4] 张美齐,吕火祥,严影,等.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51352.
[5] 李雅卿,黄卫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51152.
[6] 吴礼襄,萧正伦,黎毅敏.MRSA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53457.
上一篇:无菌体液细菌培养的新方法探讨
下一篇: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