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广大药学工作者积极探索该方法用于药典未收载品种实行的可行性。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为推广和完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提供参考。
1 药品种类
试验品种以大输液及抗生素占大多数,生化药品、中草药制剂等很少,可能与这些药品成分复杂,干扰因素多有关。
2 试验方法
以凝胶法占绝大多数,主要原因是凝胶法为药典收载,方法成熟,操作简便,而其它方法由于多种限制,尚未普及应用。
2.1 供试品阳性对照 黄清泉〔1〕认为应增加供试品阳性对照,即在0.1 ml鲎试剂中加入用供试品溶液制成的2λ标准内毒素溶液。最终结果阴性对照呈阴性,阳性对照和供试品阳性对照均呈阳性,试验结果方有效。设阳性对照是证明在试验条件下所用鲎试剂的灵敏度符合规定;设阴性对照证明所用检查用水中检不出内毒素;设供试品阳性对照则是证明试验条件下供试品溶液不存在抑制因素。
2.2 试验重现性差 同一品种不同实验者所得结果不一致。如
2.3 检品供试液pH值 高国政〔8〕用动态浊度法研究pH值对细菌内毒素测定的影响,比较TAL(东方鲎试剂)和LAL(美洲鲎试剂)的不同。结果显示两种鲎试剂回收曲线都呈现三个反应高峰,分别为pH5.20,pH7.83/pH6.23和pH10.55。样品pH值6~8,实验结果稳定;pH值≤3或≥12,试验受到抑制。使用TAL,检品pH预调在6.5~7.5,使用LAL,检品pH应预调在6.2±0.1或6.7~7.8。
2.4 直接稀释法〔9〕 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支样管需要加入药品原液及溶解用水的体积(两者之和为0.2 ml),准确吸取混合,不必另外稀释检品,可以减少中间污染环节,操作亦简便易行。
2.5 药品生产过程质控标准 侯庆源〔10〕抽取出现散在热原反应的生理盐水,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定量考察,发现内毒素浓度大于0.5 EU/ml(不合格)者占62.5%,而且样本之间有明显差异,提示可能与输液瓶清除热原效果差异及散在污染因素有关。
作者:徐红琳,岳喜同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 黄清泉,夏振民.浅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供试品阳性对照.药物分析杂志,1998,18(5):353
2 陈桑雅.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进展.现代应用药学,1997,14(3):29
3 胡汉昆,查仲玲,吴菁.鲎试剂用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3):123
4 张嘉丽,王学年,焦志铁,等.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内毒素检查的研究.药物分析杂志,1996,16(4):262
5 伊斯云,张兴永,余淑媛.细菌内毒素检查和热原检查联用检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3):125
6 蔡红,王豫蓉,梁平.鲎试剂灵敏度对细菌内毒素限量检查的影响初探.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2):86
7 侯庆源,胡冠时.鲎试验系统工程化.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1):27
8 高国政,颜锦.pH值影响细菌内毒素测定的实验室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8,33(3):163
9 孙淑清,刘玉华.鲎法测热原供试品的直接稀释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2):92
10 侯庆源,赵雁鸿.对生理盐水的内毒素定量分析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9):410
相关文章: | |
关于完善食品微生物检验体系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