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微生物性疾病研究进展
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秦 蕾1,王印庚2,阎斌伦1
(1.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连云港 222005;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
关键词: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原产欧洲的名贵鱼种,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北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等海域。由于它具有耐低温、生长快、性格温顺、易于接受配合饵料、抗逆性强以及口感独特等优点,现已成为当前欧洲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大菱鲆于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随着1998年人工苗种培育技术取得突破,大菱鲆养殖已从山东快速辐射至北方沿海各省,并向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南方省份延伸,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一个新热点。然而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病害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尤以微生物性疾病最为常见。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可以将大菱鲆微生物性疾病分为三大类,即: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笔者对这些主要疾病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养殖大菱鲆的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1 大菱鲆病毒性疾病
1.1 疱疹病毒病
Richards等报道在英国养殖的4-5月龄的大菱鲆中发现疱疹病毒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病原为大菱鲆疱疹病毒(Herpesvirus scophthalmi),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状,直径200-230 nm。病毒在宿主细胞的胞核和胞质内形成包涵体,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后聚集于核周围的小泡内,然后释放到细胞外。患病大菱鲆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在病鱼的背部皮肤和鳃中出现直径45
1.2 虹彩病毒病
由虹彩病毒(Iridovirus)感染造成的大菱鲆虹彩病毒病首次在丹麦养殖的苗期大菱鲆中发现。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70%。病鱼摄食减少,懒散,尾部和鳍部体色变黑,游泳行为异常。病鱼鳃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鳃丝和鳃小叶均受到感染。此外,病鱼的肾脏和脾脏等造血组织也出现了网状细胞坏死等明显的病理变化。超微病理观察发现在病鱼的鳍、鳃、肝脏、肾脏、脾脏、心脏、胰脏和肠的成纤维细胞中均发现了虹彩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直径为160~165 nm。Wi-Sik等报道了发生在韩国的大菱鲆虹彩病毒病。病鱼体色变浅,腹部肿胀,鼓眼,脾脏和肾脏肿大,鳃丝苍白。在其肾、脾、鳃、心脏、胃、肠、肝脏、胰脏及皮肤等器官组织中发现有肥大细胞,该细胞呈现出颗粒状强嗜碱性的胞质和肿大的胞核。伴随肥大细胞的出现,病鱼的各器官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表现为脾脏出血、肾脏造血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鳃小叶充血和肝脏发生多处局灶性坏死等病理变化。通过电镜观察,在肥大细胞和坏死组织内发现了虹彩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状,直径136~159nm。史成银等也发现了大菱鲆虹彩病毒病。由于病鱼表现为身体皮下组织弥散性出血,腹面外观呈现红色,所以养殖业者将该病俗称“红体病”。病鱼鳃丝严重贫血,呈灰黑色。内脏解剖发现,病鱼肝脏土黄色,质脆;脾脏肿大,呈浅红色;肾脏浅红色,碰触易碎;肠壁严重充血发炎,呈紫红色;部分病鱼有腹水和胃积水现象。该病在个别养殖场一个月的累积死亡率可高达20%。光镜观察发现病鱼的脾脏等器官组织中发现了肥大细胞。对所分离到的病毒的部分MCP基因序列研究发现,与韩国所分离到病毒相比,仅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
以上报道可以看出,Bloch等发现的大菱鲆虹彩病毒病与wi-Sik等 报道的明显不同,这表明在丹麦发现的大菱鲆虹彩病毒与韩国所发现的可能不是一种病毒。而从病鱼的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变化以及所分离到的病毒的部分MCP基因序列比对来看,国内所发现的虹彩病毒则与韩国发现的虹彩病毒有着非常相近的亲缘关系。
1.3 呼肠弧病毒病
Lupisni等 在伴有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感染的大菱鲆中发现了呼肠弧病毒(Turbot aquareovirus,TRV)。该病毒属于水生呼肠弧病毒属,直径70nm,具有双层核衣壳,无囊膜,为双连RNA病毒,对CHSE-214细胞系最为敏感。在Lupisni研究的基础上,Rivas等用CHSE-214细胞系对大菱鲆呼肠弧病毒的复制和形态发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病毒能够直接进入宿主细胞内,首先直径30nm的病毒粒子核心在细胞质中的病毒发生基质形成后出芽到细胞质小泡中,转化成直径45nm的具有单层核衣壳的病毒粒子,最后病毒粒子以具有双衣壳的、直径75nm的成熟状态释放到细胞外。患病大菱鲆死亡率较低,但累积死亡率可达4%。病鱼腹部膨大,肛门和鳍基部有出血灶。解剖发现,病鱼消化道充满大量黏液被涨大;腹腔内壁出血,内充满红色腹水;肝脏苍白,有淤血。由于伴有灿烂弧菌的感染,所以呼肠弧病毒在此次大菱鲆感染中所起的作用就难以定论。但用恶喹酸等抗生素药物对病鱼进行处理时发现效果不理想,这说明呼肠弧病毒在此次感染中的作用不能被忽视。
1.4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感染造成的大菱鲆病毒病最早在法国发现。患病大菱鲆7月龄,表现懒散、肌肉出血。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肾脏造血组织严重坏死。1993年,Mortensen等报道了挪威的大菱鲆苗期幼鱼所发生的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病鱼表现出明显的胰腺坏死现象。现在多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已陆续从表面看似健康或有明显症状的大菱鲆中分离出来。Novoa等在对多株IPNV参考病毒株以及从西班牙患此病的大菱鲆中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的毒性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病毒株对大菱鲆无致病力或毒力较弱。鱼体的大小与其对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敏感性关系密切,鱼体越小,对该病毒的敏感性就越强。腹腔注射和浸浴感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皮肤和消化道是该病毒的入侵位点,一旦进入体内后首先是在肾脏中复制、繁殖,随后才进入其他器官组织中。
1.5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
大菱鲆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最早由Schlotfeldt等发现。随后苏格兰养殖的大菱鲆中也发生了此病。该病的病原是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aemorrhgic septicaemia vires,VHSV),属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其基因组为单链RNA。病毒形状为子弹状,长120~380nm,宽60~90nm。患病鱼表现出急性、慢性和神经型等3种感染类型。急性感染的大菱鲆,体色变黑,突眼,消化道内无食物,贫血,有腹水,游泳行为异常呈螺旋状。解剖发现,病鱼普遍出现肠系膜、脂肪和肌肉等组织出血现象,肾脏充血、坏死、肿胀,肝脏呈淡灰色;慢性感染的病鱼,症状较轻,死亡率不高。临床表现是肾脏发生肿胀、充血,肝脏也有充血现象;神经型感染的病鱼游泳行为异常,表现为跳跃或螺旋状运动,可见腹部塌陷,有时贫血。对感染该病毒的大菱鲆来讲,肾脏和肝脏发生病变的现象比较常见,尤其是心室肌纤维坏死也是病鱼的病理变化表现之一。多个器官组织的病变引发的器官衰竭可能是病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1.6 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
自1992年,大菱鲆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开始在西班牙多家大菱鲆养殖发生,随后在1993-1994年,该病又多次出现,造成了大菱鲆的严重死亡。病原为红细胞感染症病毒(Viral erythrocytic infection virus),是具有囊膜的RNA病毒。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该病的典型特点是在受感染的红细胞内出现淡蓝色的病毒包涵体。电镜观察在这些红细胞的胞质内发现了大量直径50~160nm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通过红细胞的胞膜出芽到细胞外。病毒感染的大菱鲆,头、嘴和鳍部发生出血,突眼,腹部肿胀,肾脏和脾脏的造血组织内的黑色素吞噬中心显著增多,肝脏发生水肿,肝细胞的胞浆内有嗜酸性小体出现,肌纤维发生颗粒变性,皮下组织水肿,眼的角膜、眶周组织水肿。机体以巨噬细胞在多个病变器官组织内的浸润和吞噬作为对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
1.7 脑脊髓炎病
大菱鲆脑脊髓炎由微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β型诺达病毒(Betanodavims)感染所致。感染该病毒的大菱鲆幼鱼死亡率非常高,常达100%。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病鱼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空泡化和坏死。电镜观察发现在病鱼的脑和骨髓中有大量的诺达病毒粒子存在。
目前对大菱鲆病毒性疾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要以预防为主。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水质管理,减少养殖密度,避免投喂冰冻或不新鲜杂鱼等饵料。一旦发现病鱼要及时进行隔离。
2 大菱鲆细菌性疾病
2.1 弧菌病
弧菌病是养殖大菱鲆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多数病例由鳗弧菌(V. anguillarum)感染所致,部分病例发现是灿烂弧菌、海利斯顿氏弧菌(V. pelagius),美人鱼弧菌(V. damsela) 和哈维氏弧菌(V. harvey) 等弧菌属细菌感染。弧菌属感染的大菱鲆临床症状是体色变黑,鳃丝呈灰白色,腹部肿胀,鳍部、口部充血发红;感染严重者,病鱼体表发生溃疡,出血。解剖发现,病鱼肝脏充血,脾肿大和肠道肿胀。该病防治除采用喹诺酮类等的抗生素外,目前采用弧菌疫苗来预防大菱鲆弧菌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链球菌病
自1993年,由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开始在西班牙的许多大菱鲆养殖场流行,对大菱鲆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Doménech等报道了发生在西班牙加利西亚多家大菱鲆养殖场的由副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parauberis)导致的大菱鲆链球菌病。该病肉眼所见最普通的损伤为单眼或双眼明显突出,在病情最重时眼球破裂。脓液常积存于背鳍和臀鳍基部。内部症状包括肝肿大、发灰、发脆,脾和肾明显充血,肠炎。依据病理学研究结果,该病可分为全身感染和病灶感染两种类型。前者特点是脾、肾和肠等组织出现广泛病变,而后者病变多出现于眼眶周围组织。两种发病类型均见眼眶周围组织脓肿与急性鳃损伤和脑膜炎并发,以及肝脏脂肪变性。西班牙研制的疫苗(ET-2)对大菱鲆链球菌病表现出很强的防御能力。
2.3 气单胞菌病
Toranzo等首次报道了一种由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eromona salmonicida subsp.Salmonicida)感染所致的大菱鲆疥疮病。随后,Pedersen等在丹麦也发现了该病。除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外,非典型杀鲑气单胞菌(Atypical Aeromonas salmonicida)也能够引发大菱鲆疥疮病。研究表明,从丹麦两家大菱鲆养殖场分离到的2株非典型杀鲑气单胞菌DK1和DK2具有相同的核糖体型,而有别于从挪威分离到的菌株N1的核糖体型,但研究同时发现,菌株DK1和N1有着相同的质粒谱,而DK2的质粒谱却与前两者不同。大菱鲆疥疮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病鱼表现出局灶性深度皮肤溃疡和出血性败血症等典型的疥疮病的临床外观症状。
2.4 屈挠杆菌病
在西班牙,大菱鲆屈挠杆菌(Flexibacter)病于1989年已有发生,但没有成功分离到病原菌。Alsina等首次从患病大菱鲆中成功分离到了沿海屈挠杆菌(F. maritimus)。患鱼口溃烂或出血,体表溃疡,鳃破损,尾腐烂。屈挠杆菌对上皮组织的损伤往往给宿主带来其他细菌和寄生虫的继发感染。屈挠杆菌疫苗(FM-95)已经在西班牙大菱鲆养殖得到应用以阻止该病的发生。
2.5 沙雷氏菌病
该病于1990年春夏季发生于法国网箱养殖的大菱鲆,由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感染所致。该病死亡率不高,但累积死亡率较高。病鱼体色发黑;肾脏和脾脏肿胀,表面分布有黄色结节;肝脏出现瘀斑,并多半呈苍白色;腹腔积水,腹膜发炎。病理学研究发现,病鱼的肾脏出现多发性坏死灶,并相互融合形成大的病灶;肝脏坏死灶内往往有纤维素样沉积。液化沙雷氏菌对大菱鲆致病性病不强,属于机会致病原。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该菌株对土霉素和氟喹酸等药物敏感。
2.6 分枝杆菌病
Santos等在葡萄牙一家大菱鲆养殖场发现了该病。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marinum)被认为是导致这次大菱鲆发病的致病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部分病例是由海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M. chelonae)双重感染引起。患病大菱鲆缺乏活力,食欲减退,散群,体色变淡,部分鱼表现腹部肿胀和鼓眼。解剖发现,病鱼的肾脏和脾脏严重肿大,其上散布有大量灰白色的结节。此外,结节也偶见于消化道和肝脏中。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大菱鲆在肾脏和脾脏中出现典型的肉芽肿结构。未成熟的肉芽肿由上皮样细胞聚集产生,外围以淋巴细胞层;而成熟的肉芽肿最外层则是一纤维细胞层,其中央产生钙化中心。
3 大菱鲆寄生虫病
3.1 纤毛虫病
挪威一家大菱鲆养殖场发生了由尾丝虫(Uronema)属盾纤虫所引起大菱鲆纤毛虫病。纤毛虫寄生于患病幼鱼的皮下组织、鳍、鳃、围心腔、眼、消化道,亦可侵入脑、肝及肾等内脏器官中,属全身性感染。虫体寄生引发幼鱼皮肤和鳍出血溃烂。而对于成鱼,虫体除大量见于肌肉溃疡病灶外,主要寄生于成鱼的中枢神经系统。病鱼头部变黑,鳃贫血发灰,游动失衡,其典型病理学特征是中枢神经组织液化性坏死。Iglesias等在西班牙养殖的大菱鲆中则发现了一种由嗜污虫属的盾纤虫(Philasterides dicentrarchi)感染造成的纤毛虫病。感染的病鱼皮肤溃烂、变黑,游泳异常,鼓眼。观察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大菱鲆皮肤病灶处、鳃、腹水和眼眶周围组织,部分病鱼会表现全身感染。病鱼发生脑炎,肝实质组织坏死,肠壁严重水肿,肌纤维变性和鳃小叶增生等组织病变。国内自2003年底,一种由盾纤毛虫寄生弓l起的大菱鲆疾病频繁发生,给大菱鲆养殖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王印庚等确定该盾纤毛虫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患病成鱼体色变暗,皮肤病灶颜色发白,呈局部浮肿,严重者病灶溃烂、出血。伴有腹水,肝脏充血,胃及肠壁充血、发炎,肠内常见有白便。病理研究发现,病鱼表现出鳃小叶呼吸上皮细胞增生,脑组织液化性坏死,肝脏中央静脉、窦状隙扩张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研究认为,蟹栖异阿脑虫寄生引起的鳃损害使病鱼窒息是病鱼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3.2 微孢子虫病
大菱鲆微孢子虫(Tetramicra brevifilum)病最早由Matthews等 在英国沿岸的养殖大菱鲆中发现,微孢子虫产生的孢子使得病鱼肌肉中形成大的包囊。严重感染的病鱼,肌肉组织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到病鱼的游泳活动。此后,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省养殖的养成期大菱鲆中也发生的微孢子虫寄生病。此次发病与温度下降有关。感染鱼游泳行为异常,身体多处发生浮肿,体色变黑,体表黏液增多,严重感染者肌肉呈果冻状。微孢子虫成熟孢子所形成的包囊引发了宿主的免疫反应。
3.3 阿米巴虫病
大菱鲆阿米巴虫病由Leiro等发现,也称大菱鲆鳃病,是由Platyamoeba属的阿米巴虫感染所致。阿米巴虫的营养体长度为8~20μm,胞核的直径约3~5μm,核内有一直径约1~3 μm的中央核仁。该病典型的特点是受感染鱼的鳃小叶发生显著增生,大量的黏液聚集在鳃小叶之间。
3.4 粘孢子虫病
大菱鲆肠道粘孢子虫(Enteromyxum scophthalmi)是能够引起大菱鲆致命性消瘦病的组织内寄生的粘孢子虫,它能够入侵到大菱鲆肠道内引发宿主急性肠炎,使鱼因饥饿而死,常可造成高达100%的死亡率。Redondo等对大菱鲆肠道粘孢子虫的传播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寄生虫首先是与鱼的肠道黏膜上层黏附,在这里开始增殖并向其他消化道部位入侵,然后随血液进入其他器官组织。研究同时证实,大菱鲆不是该寄生虫的主要寄主。
3.5 血簇虫病
大菱鲆血簇虫(Haemogregarina sachai)在苏格兰养殖的大菱鲆中发现,该寄生虫能引起3年龄大菱鲆发生致死性骨髓白血病。病鱼的临床表现是肾脏造血组织中出现了由血簇虫寄生引发的大淋巴瘤。
4 结语
在国内,大菱鲆养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病害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积累中,因而与国外相比,其相关的研究报道也相对较少。但随着我国大菱鲆养殖的快速发展,并加上缺乏相关的健康养殖技术,在短短的几年里大菱鲆各种疾病接踵而至,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生产实践证明,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这一行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对大菱鲆的各种疾病开展相关研究,为解决大菱鲆的病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已势在必行。已有的资料显示,国内对大菱鲆疾病的研究均集中在病原学的研究方面,而对于病理学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病原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大病理学的研究,通过开展病理学的研究,分析和确定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阐明疾病的发生本质,为大菱鲆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食醋加工中菌种的培养
下一篇:超高温灭菌系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