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胃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自从1989年Krajden等首次成功地从胃炎病人牙菌斑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关于口腔作为胃外幽门螺杆菌另一聚居地的假设倍受人们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报道颇多,主要集中在口腔是幽门螺杆菌常栖居区域之一,还是含有幽门螺杆菌胃液返流口腔所致尚存在争议。常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金标准",如牙菌斑或唾液细菌培养和口腔粘膜括片染色镜检,尚难以在口腔中作出与胃内相同且稳定的结果。口腔中菌群的复杂性可能是影响从口腔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在口腔中分布不均匀。陈发明等(14)发现龋病部位牙菌斑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龋病部位的牙菌斑。尽管幽门螺杆菌是否在口腔中定栖尚未有结论,但胃和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已得到多数学者认同。Wang等(15)用PCR法检测31例胃病患者的胃粘膜组织与其唾液中4种不同幽门螺杆菌基因型,CagA、VacAm1、VacAm2以及VacAS1,结果显示,95%的胃粘膜与其相应唾液至少一种幽门螺杆菌基因型相同,80% 2种基因型一致,59% 3种基因型一致,27% 4种基因型均一致。彭惠等(16)用SSCP-PCR法检测到胃粘膜和唾液中幽门螺杆菌的两种VacA基因型的一致性为98%。提示口腔和胃内幽门螺杆菌具有同源性。李明等(17)采用光镜下涂片或切片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联合检测的方法,对口腔和胃内幽门螺杆菌同步检测结果显示,口腔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90.56%(326/360),胃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70%(252/360%)(P<0.005)。显示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同步检测结果,口腔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胃内检出率,提示口腔中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内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来源。Miyabayashi等(18)研究4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患者,根除治疗后用巢式PCR检测唾液中HpDNA,结果发现,唾液中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其根治率(12/23,52.1%)明显低于唾液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22/24,91.6%)(P<0.05)。随访2年,唾液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组胃病缓解率为69.5%,阴性组为95.8%(P<0.05)。侯海玲等(19)观察58例胃粘膜尿素酶试验阳性患者,其中W-S银染阳性56例(96.5%),细菌培养阳性49例(84.5%)。此58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口腔牙菌斑或漱口液尿素酶试验至少一项阳性25例(43.1%)。58例经根除治疗后4周接受胃幽门螺杆菌检测,胃和口腔幽门螺杆菌均阳性的25例中,有9例胃中再次检出幽门螺杆菌,其根除率64%(16/25),低于口腔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的根除率72.7%(24/33(P<0.05)。1年后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的胃根除率下降为36%(9/25),显着低于口腔阴性者的63.6%(21/33)(P<0.05)。口腔内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可影响根除治疗的疗效,并且可能是胃病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2.5 HPS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及评价:作者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笫一医院等多个单位做了临床实验,结果如下:(1)12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初诊患者,进行HPS检测后,同步接受内镜下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切片W-S银染镜检或
结果显示:(1) 4组HPS检测阳性率为73.02%~88.57%,与多数报道相似(17,20),支持唾液中存在高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现象。(2) 4组中经内镜下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切片W-S银染镜检、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证实有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同步HPS检测阳性率为70.15%~100%。(3)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影响PPI三联7天疗法的疗效,且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几乎无效。(4) 多聚赖氨酸复合体配制的漱口液和口腔喷雾剂,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明显疗效,HPS检测阴转率为81.91%,对照组无1例转阴。
目前,虽然对口腔是幽门螺杆菌定植地之一,还是胃液返流造成口腔中出现幽门螺杆菌的问题,至今尚存在争论,但是口腔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已是不争的事实。多数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居于人类,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唯一的传播途径,口-口、胃-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胃-口传播可能是幽门螺杆菌随脱落的胃上皮通过胃、食道返流入口腔,同时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也可随吞咽入胃。口腔粘膜与胃粘膜同属消化系统,均来自外胚层,其结构、功能、生理、病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唾液腺特异性血凝素的存在,是幽门螺杆菌在口腔中寄生的原因。幽门螺杆菌利用其代谢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形成"氨云",造成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和繁殖的特殊生态学龛(21)。作者认为,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但与牙周病、龋病、口腔复发性溃疡、口腔扁平苔癣、口臭等口腔疾病有关,口腔很有可能确为幽门螺杆菌的胃外定植地,是胃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储存库,可源源不断的将幽门螺门杆菌伴随唾液和食物吞咽到胃内,引起胃幽门螺杆菌病的发生和复发。
2.6 HPS检测法的适应证: HPS检测法采用的标本是唾液,适用于所有人群。体温表式测试卡,将卡放置舌下吸取唾液即可进行检测;测试板只需收集唾液,可由医务人员进行检测;婴幼儿及不能主动配合者,如能用塑料吸管吸取到唾液也可进行测试。HPS检测法、ELISA检测法都是从唾液中检测幽门螺杆菌抗原,但ELISA检测法需在有一定设备的实检室进行。HPS检测法主要用于检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作为口腔疾病的一种常规检查,也可作为消化科胃病和消化不良病因的筛选,亦可用于口腔和胃、特别是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的疗效判定。
现在我把目前存在的主要检测方法归纳为三大类别,并作一具体比较, 见表5-1
表5-1: 胃幽门螺旋杆菌临床主要检验方法对比表 |
||||
|
胃镜法 |
C14同位素呼气法(22) |
HPS 唾液法(23,24,25,26) |
|
原理 |
检出病理灶及进行标本生化或化学法测出螺旋杆菌 |
间接检出螺旋杆菌抗原 |
间接检出螺旋杆菌抗原 |
|
检验标本 |
病理切片 |
呼出气体 |
唾液 |
|
精确度 |
病理切片精确度高,化学反应法精确度低,小病灶容易漏检 |
精确度高(判断患者是否有胃幽门螺旋菌感染) |
精确度高, 同时判断患者口腔和胃幽门螺旋菌感染 |
|
特异性 |
高 |
高, 但对诊断毒性螺旋杆菌具有盲区 |
高 |
|
检验所需时间 |
数小时,病理报告数天 |
自服用同位素到呼出气体需1小时 |
5-10分钟 |
|
检验方法繁复 |
繁复 |
繁复 |
简单 |
|
基础设备费用 |
昂贵 |
昂贵 |
不需要 |
|
试剂费用 |
中等 |
昂贵 |
低 |
|
检验风险 |
中等 |
不安全 |
安全 |
|
病人接受程度 |
有害怕心理 |
病人害怕同位素 |
容易接受 |
|
对环境影响 |
无 |
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同位素在人体内半衰期为7320年,全衰期为6万年。 |
无 |
|
适宜人群 |
不适宜孕妇儿童 |
不适宜孕妇、哺乳妇妇女和儿童 |
适用所有年龄段人群 |
|
检验方法专利情况 |
专利已过期 |
美国专利 |
美国,中国专利 |
|
参考文献
1. 杨媛媛,刘黎明,王茂贵.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4):203-206
2. 张静综述.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7):833-834
3. Piccolomini R, Bonaventura G, Neri M. Usefal of Leifson staining method in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J]. J Clin Microbiol ,1999,37(1):199-201
4. Yoshida H, Hiorta K, Shiratori Y,et al. Use of gastric jucedbased PCR assay to detec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ulture-negative Patients[J]. J Clin Microbiol ,1998,36:317-320
5. Yoshida H, Maeda S, Ogura K. PCR-monitoring of gastric juice obtained with capsuled string of the evalsu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J].
6. Sykora J, Valeckova K, Stozicky F, et al. Diagnosis of Helicob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ldhood method(Hp st AR) Which detects antigens in feces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J]. Cas Lek,2003,142(11):687-690
7. Vaira D, Malfertheiner P, Megrand F,et al.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ith a new non-invasive antigen based assay HpSA European study group [J]. Lancet,1999,354(9127):30-33
8.
9. Deng HF, He ST, Ye YO. Det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in serum by ropi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Flexpact TMHp [J]. New Chinese Medicine ,1998,9(10):518-519
10. 吕农华,杨贞. 幽门螺杆菌临床检测方法评价及选择[J]. 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8,28(9):720-722
11. Song Q, Haller B, Shmid R,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 dental plaque: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CR primer sets [J]. Dig Dis Sci,1999,44:479-484
12. 叶国钦;中国专利证书,第1282313号,[51]Int.Cl. 2009.G01N33/569(2006.01),G01N 33/558(2006.01), 专利号ZL200820183327
13. 叶国钦;中国专利,专利号 ZL 2009201514524
14.陈发明,孙海花,贾保军等. 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牙体牙髓牙周病杂志,2000,10(6):327-329.
15. Wang J, Chi DS, Laffan JJ, et al. Comparison of cytotoxin genotyp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stomach and saliva [J]. Dig Dis Sic,2002,47(8):1850-1856
16. 彭惠 潘国宗.在唾液中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意义[J].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3):171-173.
17. 李明,杜红樱.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8,13(2):90-92.
18. Miyabayashi H,Furhata K, Shimizu T,et al. Influence of oral Helicobacter pylori-the success of eradication therapy against gastric Helicobacter pylori [J]. Helicobacter,2000,5(1):30-37
19.侯海玲,孟新焕,胡文杰. 口腔幽门螺杆菌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5):327-329.
20. 俞莹莹,吴勤动,许凯声等. 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与慢性胃炎活动性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9):1421-1423.
21. 赵然,许彦枝. 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4:340-342.
22. 叶国钦; 碳14同位素呼气法可能给中国环境污染带来隐患. 中国医疗前沿.2009, 笫四卷, 第15 期1-6
23. 叶国钦;胃幽门螺旋菌的危害及快速诊断的进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29:6,576-577
24. 叶国钦.叶小钦,叶小培.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法.中国医疗前沿.2009,4(20):18-19
25. 叶国钦. 叶小钦,叶小培. 唾液尿素酶检测法-HPS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评价.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16-52
26. 叶国钦; 胃幽螺旋菌治疗后的复发与诊断技术盲点的关联, 中国医疗前沿;2009, 笫四卷, 第16 期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