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肺炎克雷伯菌、鼻硬结克雷伯菌和臭鼻克雷伯菌,代表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
一、生物学性状:
G-短杆菌,常成双排列,有菌毛和肥厚荚膜。在鉴别培养基上发酵乳糖,形成有色菌落。在普通培养基上呈灰白色黏液状。菌落在平板上互相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状,此特点有助于鉴别此菌。
根据荚膜抗原分成80余型。肺炎克雷伯菌属于3和12型。该菌另一特点为易形成耐药性,尤其易形成多重耐药性。对头孢噻肟酯、丁胺卡那霉素,尤其环丙沙星敏感。
二、致病性:
条件致病菌,现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细菌。平时主要存在于正常人的肠道、呼吸道以及水和谷物上,当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时,能引起多种感染。
以肺炎最多见,一般多在肺上叶出现病变或坏死,痰液脓稠带血,病情较重,死亡率高。还可引起尿路感染、创伤感染、腹泻、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等
臭鼻克雷伯菌引起萎缩性鼻炎(臭鼻症),有恶臭。
鼻硬结克雷伯菌引起慢性肉芽肿病变,侵犯鼻咽部,使组织发生坏死和硬结形成。
变形杆菌属(Proteus)
代表菌种为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还包括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
一、生物学性状:
1、G-杆菌,有时呈卵圆形或长丝状等多形性。有鞭毛,运动活跃,有菌毛。
2、在湿润的培养基上呈扩散生长,于琼脂表面形成一层波纹状薄膜,称迁徙性生长现象。所以,如果标本中混有变形杆菌会影响细菌的分离。但用3%-4%的琼脂平板培养,可获得孤立菌落。
本菌可分解葡萄糖和尿素,在鉴别上有参考价值。有O和H两种抗原,可用于区分型别。
外斐反应:本属细菌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X2、X19、Xk菌株的O抗原能与立克次体的部分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可以与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凝集,因此可用这些变形杆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的血清做凝集反应,称为外斐反应。
二、致病性:
条件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尿路感染、肺炎、脑膜炎、烧伤等。其中尿路感染最常见。在尿路感染中,细菌分解尿素产氨,使PH增高,引起钙和镁盐的沉积,易形成结石。
上一篇:细菌学各论——沙门菌属
下一篇:细菌学各论——弧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