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黄杆菌科
(1)细菌特性  本科细菌是一群无动力、无芽胞、氧化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临床可分离到的菌株一般均可产生吲哚;脑膜败血金色杆菌DNA酶阳性,动物伤口伯杰菌脲酶强阳性。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
(2)临床意义  本科细菌在医院主要存在于有水的环境和潮湿的物体表面,对人致病的有脑膜败血金色杆菌、产吲哚金色杆菌、短稳杆菌、粘液威克菌、动物伤口伯杰菌等,其中脑膜败血金色杆菌是使人类致病的最常见的菌种,对早产儿具有高度致病性,可致新生儿脑炎,在婴儿室引起流行,且死亡率较高,也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成人肺炎。
(3)微生物学检验
1) 分离培养与鉴定  经
2)耐药性  临床常见的脑膜败血金色杆菌对广谱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有耐药性,治疗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磺胺类和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表11-3  临床常见黄杆菌科细菌主要鉴别特征
| 
 试验  | 
 脑膜败血金色杆菌  | 
 产吲哚金色杆菌  | 
 粘液威克菌  | 
 动物伤口伯杰菌  | 
 短稳杆菌  | 
| 
 氧化酶  | 
 +  | 
 +  | 
 +  | 
 +  | 
 +  | 
| 
 麦康凯生长  | 
 V(26)  | 
 -  | 
 -  | 
 -  | 
 -  | 
| 
 动力  | 
 -  | 
 -  | 
 -  | 
 -  | 
 -  | 
| 
 OF葡萄糖  | 
 +  | 
 +  | 
 -  | 
 -  | 
 V(80)  | 
| 
 OF甘露醇  | 
 +  | 
 +  | 
 -  | 
 -  | 
 -  | 
| 
 吲哚  | 
 +  | 
 +  | 
 +  | 
 +  | 
 +  | 
| 
 淀粉水解  | 
 -  | 
 +  | 
 -  | 
 -  | 
 V(40)  | 
| 
 七叶苷水解  | 
 +  | 
 +  | 
 -  | 
 -  | 
 -  | 
| 
 ONPG  | 
 +  | 
 (41)  | 
 -  | 
 -  | 
 -  | 
| 
 DNA酶  | 
 +  | 
 -  | 
 -  | 
 -  | 
 +  | 
| 
 尿素  | 
 -  | 
 -  | 
 -  | 
 ++  | 
 -  | 
| 
 青霉素  | 
 R  | 
 R  | 
 S  | 
 S  | 
 R  | 
| 
 多粘菌素  | 
 R  | 
 R  | 
 S  | 
 R  | 
 R  | 
| 
 色素  | 
 微黄  | 
 亮黄  | 
 淡黄  | 
 -  | 
 淡黄  | 
注:+,90%以上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V,11%~89%的菌株阳性(表中数字为阳性率)
2.莫拉菌属
医学上重要的莫拉菌有:腔隙莫拉菌(M. lacunate)、非液化莫拉菌(M. nonliquefaciens)、奥斯陆莫拉菌(M. osloensis)、苯丙酮酸莫拉菌(M. phenylpyruvica)、亚特兰大莫拉菌(M. atlantae)、狗莫拉菌(M. canis)和林肯莫拉菌(M. lincolnii)。
(1)细菌特性  革兰阴性球杆菌,菌体小,革兰染色不易脱色,常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类似奈瑟菌,无鞭毛、无芽胞、多数菌株有荚膜。专性需氧,大部分莫拉菌营养要求高,首次培养需加入兔血或其他动物血清,如腔隙莫拉菌和非液化莫拉菌;奥斯陆莫拉菌和苯丙酮酸莫拉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较大,不溶血;最适生长温度32℃~
(2)临床意义  莫拉菌是人体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致病性较低,通常位于呼吸道。腔隙莫拉菌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慢性鼻窦炎和心内膜炎;非液化莫拉菌可引起内眼炎和化脓性关节炎;奥斯陆莫拉菌和苯丙酮酸莫拉菌在临床标本中很常见,一般对人类无致病性,但也有引起肺炎、结膜炎、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中耳炎和腹膜炎的报道;亚特兰大莫拉菌有引起菌血症的报道,狗莫拉菌是一个新种,主要定植于狗和猫的上呼吸道,在人类血液和狗咬伤口处分离过本菌。
(3)微生物学检验
1)分离培养  细菌在血平板或含兔血清的琼脂上经
2)鉴定与鉴别  根据本菌氧化酶、触酶阳性(可排除不动杆菌)、不分解任何糖类(可同大多数奈瑟菌相区别),首先确定其属;然后进一步鉴定其种,确定本属各种之间的生化反应见表11-4。
3)耐药性  大多数莫拉菌对低浓度的青霉素很敏感,所以临床上分离出的这些菌株一般不做药敏试验,但现在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也开始出现,要注意临床分离株的β内酰胺酶的检测。
                     表11-4  莫拉菌主要鉴别特征
| 
 项目  | 
 腔隙莫拉菌  | 
 非液化莫拉菌  | 
 狗莫拉菌  | 
 林肯莫拉菌  | 
 奥斯陆莫拉菌  | 
 苯丙酮酸莫拉菌  | 
 亚特兰大莫拉菌  | 
| 
 氧化酶  | 
 +  | 
 +  | 
 +  | 
 +  | 
 +  | 
 +  | 
 +  | 
| 
 触酶  | 
 +  | 
 +  | 
 +  | 
 +  | 
 +  | 
 +  | 
 +  | 
| 
 麦康凯生长  | 
 -  | 
 V(17)  | 
 +  | 
 -  | 
  V(49)  | 
 +  | 
 +  | 
| 
 动力  | 
 -  | 
 -  | 
 -  | 
 -  | 
 -  | 
 -  | 
 -  | 
| 
 OF葡萄糖  | 
 -  | 
 -  | 
 -  | 
 -  | 
 -  | 
 -  | 
 -  | 
| 
 尿素酶  | 
 -  | 
 -  | 
 -  | 
 -  | 
 -  | 
 +  | 
 -  | 
| 
 苯丙氨酸脱氨酶  | 
 -  | 
 -  | 
 -  | 
 ND  | 
 -  | 
 +  | 
 -  | 
| 
 七叶苷水解  | 
 +  | 
 ND  | 
 -  | 
 -  | 
 -  | 
 -  | 
 -  | 
| 
 硝酸盐还原  | 
 +  | 
 +  | 
 +  | 
 -  | 
 V(26)  | 
 +  | 
 ND  | 
| 
 亚硝酸盐还原  | 
 -  | 
 -  | 
 V  | 
 V  | 
 -  | 
 -  | 
 V(20)  | 
| 
 DNA酶  | 
 -  | 
 -  | 
 +  | 
 -  | 
 -  | 
 -  | 
 -  | 
| 
 溶血(羊血)  | 
 -  | 
 -  | 
 -  | 
 -  | 
 -  | 
 -  | 
 -  | 
| 
 明胶水解  | 
 +  | 
 -  | 
 -  | 
 -  | 
 -  | 
 -  | 
 -  | 
注:+,90%以上的菌株阳性;-,90%以上菌株阴性;V,11%~89%的菌株阳性;ND,没有资料。
上一篇: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下一篇:沙门菌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