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
假单胞菌科由假单胞菌属及其亲缘关系密切的菌属(以前大部分属于假单胞菌属)组成,用于假单胞菌科分类的方案有两个,一是根据细菌的表型特征分为7个主要的组,二是根据rRNA-DNA同源研究将假单胞菌科分为5个rRNA群。
尽管假单胞菌科的绝大部分细菌原先都被归类于假单胞菌属,但现在只有rRNAⅠ群的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曼多辛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和假产碱假单胞菌7种细菌。
rRNAⅡ群的细菌属于伯克菌属(Burkhokderia),包括13个种,其中类鼻疽伯克菌、葱头伯克菌、唐菖蒲伯克菌和皮氏伯克菌与人类疾病相关。鼻疽伯克菌是动物专性寄生菌,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传播给人(通常通过皮肤的磨损),是本菌属中唯一无动力的种,本属其他菌种与植物有关而与人类疾病无关。
rRNAⅢ群的细菌属于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本科包括两个菌属: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和食酸菌属(Acidovorax),前者包括土生丛毛单胞菌等三个菌种,后者包括敏捷食酸菌等三个菌种。
rRNAⅣ群属于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包括两个菌种:缺陷短波单胞菌和泡囊短波单胞菌。
rRNAⅤ群的细菌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只有一个菌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2.细菌特性
假单胞菌属是一类无芽胞、有荚膜、散在排列的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直或微弯、有单鞭毛或丛鞭毛,运动活泼;专性需氧,生长温度范围广,最适生长温度
3.临床意义
人类非发酵菌感染中,假单胞菌占70%~8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较为常见的菌种有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等。
4.微生物学检验
(1)检验程序 。
(2)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别采集痰液、分泌物、尿液以及医院环境用品等。
(3)检验方法 非发酵菌鉴定较为复杂,应先进行初步分群(属),然后再进行种的鉴定。初步分群的常用实验为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氧化酶试验、动力观察。再进一步作生化试验进行菌种鉴定。
5.耐药性
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对有些抗生素天然耐药,临床治疗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三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推荐,非肠杆菌科细菌除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外,药敏试验不选用Kirby-Bauer法,应选用肉汤或琼脂稀释法或E-test法。
上一篇:希瓦菌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