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营养物质缺乏、水分不充足、温差较大,且有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因此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它们只是短暂停留。空气中的大多数微生物由于环境的恶劣,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则可以存活几天、几周甚至数月,最终沉降到土壤、水体、建筑物、动植物体表面。
1.3.1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数量
空气微生物来源很多,一般来自地面。飞扬的尘土会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带到空气中;飞溅的水滴会将水中的微生物带到空气中;人和动物的干燥脱落物会飘入空气,口腔内的微生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进入空气。
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状况有关。室外空气中如环境卫生、绿化程度高、尘埃颗粒少,则微生物数量少;反之,微生物就多。室内空气中如较卫生、人口密度低、人员活动度低、通风状况好,则微生物数量较少;反之,微生物就多。一般在畜舍、公共场所、医院、宿舍、城市街道的空气中,由于尘埃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而在海洋、高山、高空、森林地带、终年积雪的山脉或极地上空的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极少。表1.1列出了一些场所上空微生物数量情况。
表1.1一些场所上空微生物数量(个/m3空气)
场所 |
微生物 |
场所 |
微生物 |
畜舍 |
1000000~2000000 |
医院 |
700~1100 |
宿舍 |
20000 |
实验室 |
200 |
城市街道 |
5000 |
市区公园 |
200 |
教室 |
2500 |
住房 |
180 |
办公室 |
1400 |
海洋上空 |
1~2 |
(摘自王家玲. 环境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微生物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和分布的范围,取决于气流的强弱,尘埃颗粒的大小、空气的相对湿度、紫外线辐射的强弱以及微生物的适应性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
空气中的微生物没有固定的类群,其分布常因地区而不同。常见的真菌有曲霉、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白地霉和色串孢霉和放线菌的孢子等;细菌有芽孢杆菌、微球菌和产色素细菌等球菌;原生动物的胞囊等。此外,还有有些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球菌、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质病毒等。
1.3.2空气微生物的检验方法
空气是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极重要的因素,也是传播疾病的媒介。为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类的健康,要控制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
空气微生物检验一般只计在37℃繁殖的细菌总数,而不计微生物的种类。根据条件的不同,可分别采用沉降计数法、吸收管法、撞击平皿法和滤膜法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定。
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沉降平板法,即测定在一定时间内从空气中降落到单位面积地面上的微生物个数。操作过程如下:
将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d90mm无菌培养皿中制成平板。均匀布设在待测处地板上(一般最少设5个待测点),打开皿盖5~10min,让空气中的微生物降落在平板表面,盖好皿盖,然后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培养48h后计菌落数。
C=1000*50N/At
式中:C――空气细菌数;(个/m3)
N――菌落数(个);
A――平皿底面积(㎝2);
t――暴露时间(min)。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空气卫生标准,一般以室内1m3空气中细菌总数在500~1000以上作为污染指标。
上一篇: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2)
下一篇: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