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Max Delbruck & Emory Ellis对噬菌体(E. coli / bacteriopage)生长特征的测定:
1、用噬菌体的稀释液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
2、数分钟后,加入抗噬菌体的抗血清(中和未吸附的噬菌体) ;
3、将上述混合物大量稀释,终止抗血清的作用和防止新释放的噬菌体感染其它细胞;
4、保温培养并定期检测培养物中的噬菌体效价(对噬菌体含量进行计数);
5、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
有尾噬菌体:注射方式将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
1)通过尾部刺突固着于细胞;
2)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小孔;
3)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
λ 噬菌体的的溶源性反应:
1)早期基因表达,产生 gpcII,gpcro及 gpcIII,后者可防止宿主的裂解酶对 gpcII 的降解。
2)gpcII 的积累促使阻遏蛋白 cI的表达,阻遏蛋白 cI 的积累导致噬菌体基因转录的终止,形成原噬菌体。
3)早期表达的 gpcro与 cI的竞争最终确定 λ 噬菌体是进入溶源状态,还是进入裂解循环。
4) ( gpcro 表达得早,但与基因组的结合能力较 cI弱)
5)阻遏蛋白 cI 的同样可以抑制其它新侵入的 λ 噬菌体的表达,从而使溶源性细菌具有“免疫性”
6)阻遏蛋白 cI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自身的转录激活保持低水平的表达,但有时种种原因转录水平下降,会偶尔导致溶源性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105~10 2) 。
7)外界因素如紫外线可引起宿主的染色体的破坏,宿主产生应急反应合成具有 DNA
重组活性的 RecA 蛋白,导致 cI的被降解,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
8)诱发裂解是检查是否存在溶原性细菌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微生物的代谢
下一篇:微生物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