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囊腔、羊膜腔和卵黄囊途径接种,水疱性口炎病毒可在鸡胚内良好增殖。绒毛尿囊膜接种时引起痘斑样病变。感染鸡胚通常在接种后的1~2天内死亡。水疱性口炎病毒几乎可在所有常用的实验室培养细胞内生长,包括鸡胚细胞以及牛、猪、恒河猴、豚鼠以及其它动物的原代肾细胞,迅速引起细胞病变。在肾细胞单层上产生不同大小的蚀斑。水疱性口炎病毒可以适应蚊体内生长;并在蚊的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但释放于培养液中的病毒粒子较少,细胞培养物有时呈持续感染状态。病毒可能以两种方式侵入细胞。其一是,病毒首先以子弹形粒子的平端吸附于细胞表面,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释出核蛋白(核衣壳)于细胞胞浆内。另一种方式为细胞表面膜凹入,将整个病毒粒子包围吞入,于胞浆内形成吞饮泡。吞饮泡内的病毒粒子在细胞酶的作用下裂解而释出核酸于胞浆内。水疱性口炎病毒的成熟方式(出芽)与其它弹状病毒相似。细胞膜是主要的出芽部位,但某些病毒粒子可能在胞浆内的空泡膜上出芽。为保持细胞培养物中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典型形态和高度感染性,传代接种时必须应用高度稀释的病毒液。应用高浓度的病毒液传代,传到第3~4代就会发生明显的自我干扰作用:病毒滴度下降,同时出现T粒子。T粒子可能是正常的子弹形病毒粒子在增殖过程中因缺乏核酸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缺陷突变型。虽然也能侵入宿主细胞内,但因不含转录酶,不能进行正常的增殖。由于缺陷型粒子的RNA片段争夺正常病毒粒子RNA复制所需的酶,从而产生自我干扰现象。缺陷型病毒粒子只干扰同种甚至同一血清型的正常病毒粒子的增殖,故在本质上与干扰素完全不同。
上一篇:水疱性口炎病毒抗原性
下一篇:水疱性口炎病毒病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