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病毒病原性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对猪瘟病毒易感,幼龄猪最为敏感。自然感染的 潜伏 期为3~8天。最初症状是沉郁和食欲丧失,体温升高达41~42℃。高温常持续至死亡的直前 (此时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多数病猪呈现明显的后肢无力,运动失调。常见结膜炎。病 猪呕吐,先便秘,后下痢。腹部皮肤以及耳和鼻镜上常有红色或紫色的出血斑,甚至有 皮肤坏死区。呼吸困难、支气管炎和咳嗽也是常见症状。某些毒株有嗜神经性倾向,病 猪呈现类似于脑脊髓膜炎的神经症状。 病期约5~16天。最急性型病猪可能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慢性病例则常拖延 至1个月以上。急性型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猪瘟病毒主要是在易感猪吞入污染物时经由口腔或咽部组织侵入宿主体内。病毒 可能在扁桃体和咽部淋巴组织内发生最初增殖,随后发生病毒血症,并在白细胞内随血 流或淋巴流而散播至全身。实验感染时,病毒于接种后第3天出现于血液中,并于第6~ 8天达最高潮。 猪瘟病毒对中胚层组织,特别是造血和血管组织具有特殊的亲和力。这些组织发生 损害,就是淋巴结肿大和广泛性全身出血的原因。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 板也明显减数,这也是出血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急性猪瘟突出的病理变化是小血管变性,导致肾、膀胱、皮肤和淋巴结 出血。脾包膜下、皮肤以及消化道粘膜经常出现梗塞,并有明显的淋巴组织坏死。消化 道内的淋巴组织坏死经常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于慢性猪瘟,则形成圆形或卵圆形隆起 的钮扣样肿。 人工实验接种,猪瘟病毒可使犊牛、绵羊、山羊和鹿发生无症状感染。家兔在感染 后出现暂时性发热。腹腔注射4~10日龄乳鼠,可以连续传代,每代间隔24小时,曾用2 1、30、39和50代乳鼠通过的病毒接种易感猪,仍可使其发病。
猪瘟病毒生态学 猪瘟因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病毒随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或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侵入机体。尿和鼻、眼分泌物经常具有极高的感染性。 喂饲未煮透的泔水和下脚料,是疾病散播的重要原因。 外表明显健康的猪,可能是带毒者,当其被引入易感猪群时,经常引起猪瘟爆发。感 染母猪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或产出衰弱仔猪,并于出生后迅速死亡。 经常可 于这些死胎中分离到病毒。胎盘屏障可以阻挡母源抗体的通过,但感染性病毒粒子却可 穿透胎盘屏障造成子宫内胎儿感染。有残余毒力的猪瘟弱毒株也常可以感染胎儿。实践 中经常同时注射免疫血清以减轻这些弱毒株的接种反应。 某些弱毒疫苗株,例如中国的C株兔化弱毒对胎儿的发育无不良影响, 接种后一般不能 从胎儿中分离到病毒。 如前所述,猪瘟病毒的储存宿主主要是健康的带毒动物,特别是母猪和野猪。某些 其它哺乳动物,如貂、兔、松鼠、白尾鹿、牛獾等也可能成为猪瘟病毒的储存宿主。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用病猪肉制造的食物如香肠和腌肉,猪瘟病毒可在其中活存6~1 2个月。 据野外流行病学观察,昆虫可能传播病毒。厩蝇、家蝇和埃及黑斑蚊在叮咬病猪或 吮食污染材料后,可能将猪瘟病毒传给易感猪,但未证明病毒能在昆虫体内增殖。
上一篇:猪瘟病毒增殖
下一篇:猪瘟病毒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