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冬青苦丁茶树的幼嫩枝梢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T 十BA lmg/L+2 , 4 一D 0.05mg/L 培养基培养,腋芽萌发最快,萌发率最高;随着外植体木质化程度的增加,褐变率降低,腋芽萌动时间缩短,萌动率提高;5 、8 、10 月份取材的外植体,萌动率5 月>8 月>10月,腋芽萌动时间则相反;MT + BA 0.5 mg / L 十NAA 0.2mg/L 培养基能使试管小苗茎段快速增殖;试管苗在1/2MT + NAA 0.2 mg / L + IBA 0.2 mg / L 培养基上短时间培养后,蜓石上扦插发根,较容易移栽成活。
关键词:冬青苦丁茶树;组织培养;增殖;移栽
冬青苦丁茶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乔木,其老叶、嫩芽茶药两用已形成产业,有“绿色黄金”、“摇钱树”之称。冬青苦丁茶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岛、浙江等南方省份, 是我国稀珍树种。因其树姿优美,可作大型盆景供观赏之用,也用于绿化。由于冬青苦丁茶自然资源很少,种子自然萌发率低于0.5 % ,目前冬青苦丁茶树主要以扦插繁殖种苗,因此采用人工杂交和生物技术育种是当务之急。迄今有关苦丁冬青的组织培养研究很少,进展较慢。笔者以幼嫩枝梢为材料,探讨了冬青苦丁植株再生的途径,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开发野生资源提供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从广西引进的冬青苦丁树5 、8 、10 月份萌发生长的幼嫩枝梢为试验材料。
1.2 方法
1.2.1 外植体选择
材料采集后置于70 %酒精中浸泡20s后,转人加人少量吐温的0.2 % Hgcl2 溶液中浸泡20 min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冲洗4~6 次,切取长0.5 一1.0 cm 的顶芽或具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以顶芽、具有第2 一3 个腋芽(由上向下,下同)的茎段、第4 一5 个腋芽茎段、第6 个腋芽茎段和具有驻芽的茎段分别作为外植体 I、Ⅱ、Ⅲ、Ⅳ、 V。 试管苗具有 2~3个不完全叶的腋芽茎段、 2片真叶及腋芽的茎段、1 片真叶的顶芽茎段分别作为外植体M1 、M2 、M3 。
1.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以B5 、MS 、MT 和改良White 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及蔗糖30g/ L 为基本培养基,0.8 %琼脂固化,pH5.7 - 5.8 。添加不同浓度的IBA 、NAA 、2 , 4 一D 和6 一BA ,共设15种培养基。
1.2.3 数据统计及介析方法
各处理重复3 次。培养30d 后,分别统计褐化率、萌芽率、成苗率。以外植体大部分变成深褐色或黑色者,腋芽鳞叶出现褐黑色的为褐化死亡;以腋芽膨大带黄绿色的作为芽萌动的标准(冬青苦丁茶腋芽未萌动时,肉眼观察仅有小突起);芽萌动时间(d )为在各处理的所有外植体中,有10 个外植体出现芽萌发时的天数。计算芽萌动率的外植体总数为接种的总外植体数减去褐化死亡的无菌外植体数。
褐化率(% ) =褐化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x 100
芽萌动率(% ) = (腋芽己萌发的外植体数/外植体总数)x 100
小苗生根率(% ) =(生根小苗数/培养的小苗数)x100
小苗移栽成苗率(% ) = (成活小苗数/移栽小苗总数)x 100
上一篇:东方百合茎尖组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冬青苦丁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