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的和化学的屏障
动物机体 健康完整的皮肤和粘膜, 无疑是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除机械屏障作用以外,皮肤和粘膜的分泌物,例如含乳酸 的汗液与含脂肪酸的皮脂腺分泌物,也有杀灭病毒或防止病毒接触敏感细胞的作用。呼吸道 粘膜细胞表面具有针对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受体,这些受体一旦消失或破坏,即对病毒 成 为不易感性。正常动物血清中含有非特异的杀病毒因子,其中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备解素。 备解素是一种血清蛋白质,在补体3(C3)和镁离子的辅助下,具有较强的杀病毒和杀细菌 效能。但有人认为这是微量抗体的作用。动物血液中还有DNA酶和RNA酶,可以相应地分解和 破坏DNA病毒核酸和RNA病毒核酸。但因病毒粒子中的核酸成分都是包在蛋白质外膜之内的, 因此核酸酶除对少数游离于细胞外的感染性核酸具有破坏作用外,其防止病毒感染的作用 并不显著。动物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的炎症反应,由于产生酸性代谢产物以及局部组织中 氧化还原势能的降低,因而造成不利于病毒增殖的环境条件。血管外大量集聚巨噬细胞和 淋巴细胞以及组织内纤维素网样构造的形成等等,也有防止病毒扩散以及提供抗病毒物质等 的作用。炎症区域的温度增高,也是不利于某些病毒增殖的因素。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分 别是血脑循环和母体与胎儿血液之间的一种生理解剖特殊结构, 具有防止大分子或病原 微 生物通过的作用。例如注射乙 型脑炎病毒于成年小白鼠的皮下,虽然经常引起病毒血症,但较少发生脑炎,病毒并不侵入 易感的脑组织。但是如果在病毒血症期间或皮下感染的同时向脑内注射生理盐水,则将有较 多的小白鼠发生脑炎症状而死亡。脑内注射病毒的对照小白鼠,则多数或全部发生脑炎,说 明血脑屏障起了主要作用。乙型脑炎病毒的自然感染,即使在人和马等敏感机体,也大多呈 隐性感染经过,缺乏临床症状,只有少数的人与动物发生脑炎。这是为什么? 除病毒株的毒 力差异和机体抵抗力不同等原因外,血脑屏障可能也在此呈现一定的影响。 也就是说,只 在血脑 屏障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病毒才能侵入脑组织,引起脑炎症状。幼儿血脑屏障不全,所以较 易 患脑炎病症。慢性传染性贫血病马所生的幼驹,并不全部发生胎内感染。早已证明,这些 慢 性病马血液内恒定地含有病毒或病毒抗体复合物,采取这种病马血液注射健康马,一般都 能使其感染发病。为什么一部分胎儿得以不受感染?是否存在着胎盘屏障的作用?而发生感染 的那些胎儿,是否是胎盘屏障因某种生理或病理学因子遭受破坏的缘故?但是必须指出,在 某些种类的病毒感染中,并不表现有胎盘屏障作用的存在,例如小白鼠的淋巴细胞性脉络 丛脑膜炎,病毒由母鼠传给子鼠,发生所谓的垂直感染,亦即先天性感染。某些疱疹病毒和 白血病病毒以及细小病毒和布尼病毒(如阿卡班病毒)等也常发生胎内感染。可能也是病毒感 染后胎盘 屏障遭到病毒感染后破坏所致。
上一篇:非特异性免疫或抵抗(二)
下一篇:非特异性免疫或抵抗- 其它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