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芽孢杆菌俗称炭疽杆菌,是动物和人类炭疽病的病原菌,属芽孢杆菌属。牛与羊等草食动物的发病率最高,人可通过接触或摄取患炭疽病的动物及畜产品而感染,皮肤炭疽较为多见,也有肠炭疽、肺炭疽和脑膜炎炭疽等。
(一)形态与染色
炭疽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大小长为5—10um,宽为1—3um。两端截平,无鞭毛;芽孢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有毒株在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新鲜标本涂片时,常单个或呈短链,经培养后则形成竹节样排列的长链。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h,形成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如同卷发状。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在肉汤培养基中由于形成长链而呈絮状沉淀生长。在明胶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h因表面液化而呈漏斗状,由于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而呈倒松树状。有毒株在含NaHCO3的血平板上,置于5% CO2孵箱37℃培养24h, 可产生荚膜,变为黏液性菌落。
(三)抗原结构
炭疽芽孢杆菌的抗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结构抗原,包括荚膜、菌体和芽孢等抗原成分;另一部分是外毒素复合物。
1、荚膜多肽抗原:由D-谷氨酸γ多肽组成,具有抗吞噬作用,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2、菌体多糖抗原:由D-半乳糖和N-乙酰葡糖胺组成,与细菌毒力无关。由于此抗原耐热,在病畜皮毛和腐败脏器中经长时间煮沸后仍可与其抗体发生沉淀反应,称Ascoli热沉淀反应,在炭疽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有重要意义。
3、芽孢抗原由芽孢的外膜和皮质等组成的芽孢特异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
4、炭疽毒素为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的复合物,注射给实验动物可引起炭疽病的典型中毒症状。但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不能单独发挥生物活性作用,必须与保护性抗原组合后才能引起实验动物的水肿和致死。炭疽毒素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吞噬作用。
(四)抵抗力
本菌的芽孢抵抗力很强,煮沸10min或干热140℃需3h才能杀灭;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很强,如5%苯酚需5d方可杀死;对碘及氧化剂较敏感,1:2500碘液10min、3%H2O21h、0.5%过氧乙酸5min即可杀死;在干燥土壤或皮毛中能存活数年至20余年,牧场一旦被污染,传染性可持续数十年。本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氯霉素等敏感。
上一篇:接触感染的病原微生物鉴别及电镜图谱
下一篇:炭疽芽孢杆菌——致病性与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