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稍呈椭球形,直径1.0um左右,由于细菌繁殖时呈多平面不规则分裂,故典型的葡萄球菌排列成葡萄串状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排列典型,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常呈双球或短链状排列,易误为链球菌。在青霉素作用下可变为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鞭毛,无芽孢,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革兰染色为阳性,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阴性。
(二)培养特性
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37℃。耐盐性强,在含有10%—15%的NaCL培养基中能生长,可用于筛选菌种,并可利用这一特性,检出葡萄球菌。在肉汤培养基中24h后呈均匀混浊生长,管底稍有沉淀。在普通培养基上孵育24—48h形成直径1—2mm、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不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能产生脂溶性色素,故培养基不着色,而菌落着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金黄色色素,使菌落呈现金黄色,是该菌的重要鉴别特性,也可借此区别于产生白色或柠檬色等色素的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完全透明溶血环(溶血),也有少数菌株不发生溶血。溶血菌株大多具有致病性。致病性菌株在含20%—30%CO2的气体环境中孵育,产生毒素最佳。
(三)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阳性,而链球菌为阴性,可用于区分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四)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复杂,已发现的30种以上,其化学组成有多糖抗原、蛋白质抗原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抗原,其中以葡萄球菌A蛋白较为重要。
1、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表面蛋白,SPA是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呈共价结合,是完全抗原。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lgG1、lgG2和lgG4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lgG分子的Fab段仍然保持同相应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采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标本 中微量抗原,称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测。此外,SPA与lgG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由替代途径激活补体、促细胞分裂、损伤血小板和引起超敏反应等多
种生物学活性。据推算CowanI菌株的每个细菌体表可有8万个SPA分子。
2、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借此可以分群,A群多糖抗原的化学组成为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胺核糖醇残基。B群化学组成是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胺甘油残基。
3、荚膜抗原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有荚膜多糖抗原,有利于细菌黏附到细胞或生物合成材料表面(如导管、人工关节、瓣膜等)。
(五)分类
60%—7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被相应噬菌体裂解,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不敏感。用噬菌体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4群23个型。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主要由III群金葡菌引起;II群菌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比I和III群缓慢很多。造成医院感染严重流行的是工群中的52、52A、80和81型菌株。引起疱疹性和剥脱性皮炎的菌株常是II群71型。因此,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分型在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和研究噬菌体型与疾病类型间的关系均有重要作用。
(六)抵抗力
在不形成芽孢的细菌中葡萄球菌抵抗力最强。在干燥的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加热60℃ 1h或80℃ 30min才能将其杀死;2%苯酚中15min或1%升汞水中10min死亡;耐盐性强,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对碱性染料敏感,例如,十万分之一的甲紫溶液可抑制其生长。近年来由于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耐药菌株迅速增多。耐药机制与细菌的质粒有关。对青霉素G的耐药菌株已达90%以上,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上一篇:葡萄球菌属
下一篇:葡萄球菌属——致病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