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Fusarium)又叫镰孢霉,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是食品中经常分离出的一种真菌。目前已发现有多种镰刀菌产生对人畜健康威胁极大的镰刀茵毒京。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召开的第三次食品附加剂和污染物会议资料,镰刀菌毒素问题同黄曲霉毒素一样被看作是自然发生的员危险的食物污染物。
镰刀菌毒素已发现有十几种,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单端抱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玉米赤霉烯酮(zeafelenone)和丁烯酸内酯(Butenolide)。
(1)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由雪腐镰刀菌、禾谷镰刀茵、三线镰刀菌、梨抱镰刀菌、拟枝抱镰刀菌、表球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产生一类毒素。它是引起人畜中毒员常见的一类镰刀南毒素。单端抱霉烯族化食物有40种,其中有8—9种对人畜中毒有直接关系。在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为一种白色结晶,分子式为C18H22O5、相对分子质量为318,熔点为164一165℃。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溶子碱性水溶液、乙醚、苯、氯仿、二氯甲烷、醋酸乙酪、乙胯和乙醇,微溶于石油醚(b.p.30一60℃)。禾谷镰刀茵接种在玉米培养基上,在25—28℃培养两周后,再在12℃下培养8周,可获得大量的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埔性发情毒素。动物吃了含这种毒素的饲料,就会发生埔性发情综合症状。如母猪食了含F—2毒京的饲料,发生阴户及乳腺肿大,子宫外翻、流产、畸形等。
(3)丁烯酸内酯:丁烯酸内配是由二线镰刀茵、雪腐镰刀菌、拟枝抱镰刀菌和梨抱镰刀菌产生的。丁烯酸内酯为棒形结晶,分子式为C6H7No3:,相对分子质量为138,熔点113—118℃,易镕于水,微溶于二氯甲烷和氯仿、在碱性水溶液中极易水解。
丁烯酸内酯是血液毒素,在自然界中只发现在牧草巾存在。牛伺喂带毒的牧草导致牛烂蹄病。其症状为腿变瘸、蹄和皮肤联结处破裂,有时脱蹄和引起耳尖尾干性坏死。近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大骨节病研究室报道:黑龙江和陕西的大骨节病区所产的玉米中发现有丁烯酸内醒存在。
4.杂色曲霉素(Versicolin)
它是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焦曲霉等的代谢产物。除异杂色曲霉外,化学结构中都有两个映喃环,与黄曲霉毒素结构相似,为肝脏毒素,可以导致试验动物的肝癌、肾癌、皮肤癌和肺癌,其致病性仅次于黄曲霖毒素。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下一篇:食品和水中肠球菌检验用培养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