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1.病原菌
蜡状芽泡杆菌(Bacillus cereus)过去曾一直被认为是非致病菌,
但是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它是一种食物中毒性致病菌,而且蜡状芽
抱杆菌的食物中毒是较常见的一种。蜡状芽抱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
广,交土壤和动物、植物及各种食品中都能分离到,是食品上的常
在茵。蜡状芽孢杆菌有产生和不产生肠毒素菌株之分。在产生肠毒
素的菌株中,又有产生致呕吐型胃肠炎和致腹泻型胃肠炎两类不同
肠毒素之别。前者为耐热肠毒素,常在米饭类食品中形成,后者为
不耐热肠毒素,在各种食品中均可产生。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特性:本菌两端较平整,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大小为(3—5)umX(1一1.5)um,呈短链状排列,有周身鞭毛,
能运动,不形成英膜,可形成芽抱,芽抱呈椭圆形,位于茵体中央
或稍谰一端,芽抱小于茵体直径“
(2)培养特性:本茵为需氧茵,对营养要求不高,最适生长温
度为28—35℃,仅在10一45℃:之间均可生长。本菌在普通琼脂上形
成乳白色、不透明、边缘整齐、直径为4—6mm的菌落,菌落周边
往往呈扩散状,表面较干燥,在血液琼脂乎板上长成强灰色、不透
明、似毛玻璃状茵落,在菌落周围初期呈草绿色溶血.时间稍长则
完全透明,在甘露醇Pp黄多教菌素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或微带
红色、扁平、表面粗糙的茵落,且在菌落周围具有紫红色的背景环
绕白色环晕。在肉汤中生长迅速,混浊,常形成菌膜或壁环,振摇
易乳化。
(3)生化特性:本南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水杨苦和章
椭,不分解乳糖、什房醇、鼠李糖、水糖、阿拉伯糖、肌醇和侧金
盏花醇,靛基质、v—P试验、氰化钾试验、构椽酸盐及卵磷脂酶均
为阳性,能在24h内液化明胶,MR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尿素酶均为
阴性。
(4)抵抗力:蜡状芽抱杆菌繁殖体不耐热,其芽抱经100℃
20min即可被杀死本菌在PH6—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5以下可
抑制其生长繁殖。
(5)抗原结构:蜡状芽抱杆菌有两种抗原,一种是耐热的,另
一种为不耐热的抗原,在进行琼脂扩散试验时可出现三条沉淀线。国
际上尚无统一的分型体系。近年来有人按不同的鞭毛抗原可将其分
为18—23个血清型.
3.中毒机理及症状
蜡状芽抱杆菌食物中毒与食物中的带茵量和该茵产生的肠毒家
有关,当食物中的带菌量达到10的5次方个/g以上时,就可能使食用者发
生中毒。一般以每克食品中含该茵1.8×10的7个作为食物中毒的判断
依据之一。蜡状芽抱杆菌食物中毒症状有两种:一种是呕吐型,由
耐热型肠毒家引起,该种中毒潜伏期一般以o。5—5h,表现为恶心、
呕吐、头昏、四肢无力、口干、寒战、眼结膜充血,病程约为8—12ho
第二种是腹泻型,由不耐热型肠毒家引起,发病潜伏期较长,平均
为10—l 2h,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水样便、不发烧,可有轻度恶
心,病程16—36h,一般愈后良好。
4.病菌来源及防治措施
蜡状芽抱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主要污染源是灰尘和土
壤,污染的食品种类繁多,包括肉制品、乳制品、调味汁、凉拌菜、
米粉和米饭等。引起始状芽抱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大多数无腐败变
质现象,陈米饭有时微黏,人口不爽或稍有异味外,大多数食品的
感官性状正常,所以在夏季人们很易因误食此类食品而引起中毒。
为了预防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应着重注意如下几点:
(1)食品应冷藏于10℃以下,食前应彻底加热处理。
(2)尽量避免将食品保藏于16—50度的环境中,如无条件
不得超过2ho
(3)剩饭可于饯盘中摊开,快速冷却,必须在2h内送太冷藏,
如无冷藏设备,则应置于通风阴凉和清洁场所,并加覆盖.但不要
放置过夜。
上一篇: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下一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