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和人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相互斗争。经过一段时间,按照双方力量的对比,可出现下面不同形式的结局。
(一)不发生传染
如果人体有很强的抗传染免疫力或者病原微生物的一方显得很弱,那么机体可以将侵人的病原微生物全部消灭干净,从而保证身体健康而不发生传染。
(二)发生传染
如果机体不能将侵人的病原微生物全部消灭干净,那么病原微生物就会在机体内的适当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传染。
1、依据传染程度
依据传染程度的不同,传染可分为下面两种情况:
(1)隐性传染
机体有较强的抗传染免疫力,或侵入的病原微生物侵袭力不强,数量不多,因而传染后对人体的损害较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为隐性传染,或称亚临床传染。
(2)显性传染
机体的抗传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原微生物侵袭力较强,数量较多,以致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为显性传染。这些临床症状通常称为传染病。
在临床上按感染病情不同,显性传染可分为:
①急性感染病情突然发作,病程较短,一般是数日或数周。病愈后,病原微生物从宿主体内消失。较为常见的急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有肠产毒型大肠杆菌等。
②慢性感染病情缓慢,常持续数日或数年。结核分枝杆菌常引起慢性感染。
在临床上按感染部位不同,显性传染可分为:
①局部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局限在某个部位生长繁殖,发生病变,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球菌引起的疖等。
②全身感染传染发生后,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称为全身感染。这种感染在临床上常有下列表现:
a、毒血症病原微生物在侵入后,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会引起全身症状,称毒血症,如破伤风、白喉等。
b、病毒血症入侵的病毒,在机体组织中大量繁殖后进入血流,称为病毒血症。
c、菌血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少,在血流中不繁殖,称菌血症,如伤寒病早期有菌血症期。
d、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即败血症,如不规则的高热、肝、脾肿大等。
e、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使器官组织产生化脓病灶,称脓毒血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脓毒血症。
2、依据斗争情况
发生传染以后,机体经过斗争和治疗以后,宿主可出现3种结果:
(1)战胜病原体
大多数传染病人经过彻底治疗、恢复健康后或隐性传染经斗争后,病原微生物被消灭,机体可获得对该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如受过白喉杆菌隐性传染的人,不易再得白喉病。
(2)成为带菌者
经过隐性传染或显性传染治疗不彻底,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没有被及时消灭,而依然留存在机体内,与机体免疫力形成相对平衡状态,称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由于带菌者体内存在着病原微生物,不但对其本人来讲,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这是因为一旦机体免疫力减弱,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乘虚而入,重新引起疾病,而且还会不时地 向外界传播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病流行。因此,带菌者是十分危险的。检出以后,带菌者一定要进行隔离和彻底治疗,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3)败于病原体
机体如受到十分严重的感染或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以致于控制不住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蔓延和扩散,病情加重,其结果就可能造成机体死亡。
上一篇:传染的发生—2
下一篇: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