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用途
	
 
用于细菌的肌醇发酵试验。
	
 
二、检验原理
	
 
蛋白胨提供基本营养;溴麝香草酚蓝为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显黄色。培养基中的糖类只有肌醇,有些细菌含有发酵肌醇的酶,可分解肌醇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培养基颜色由蓝绿色变为黄色;若不能发酵肌醇,则培养基颜色不变。
	
 
三、培养基配方(g/L)
	
 
| 
				 蛋白胨  | 
			
				 10.0  | 
		
| 
				 氯化钠  | 
			
				 5.0  | 
		
| 
				 肌醇  | 
			
				 10.0  | 
		
| 
				 溴麝香草酚蓝  | 
			
				 0.016  | 
		
| 
				 pH7.4  | 
			
				 25℃  | 
		
	
四、试验方法 
	
1.用磨砂轮在安瓿瓶颈部划线一圈,掰开待用;
	
 
2.将标准储备菌株接种到非选择性肉汤中或采用其他制备方法,制备成5 McFarland浊度(约109CFU/mL)的菌悬液;
	
 
3.吸取0.05mL-0.08mL(约1-2滴)至生化管中,置于36±1℃培养18-24h,观察试验结果。
	
 
五、结果观察与解释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培养18-24小时:
| 
					 质控菌株  | 
				
					 菌株编号  | 
				
					 生长情况  | 
				
					 其他特征  | 
			
| 
					 大肠埃希氏菌  | 
				
					 ATCC25922  | 
				
					 +++  | 
				
					 阴性,蓝色  | 
			
| 
					 产气肠杆菌  | 
				
					 CMCC45103  | 
				
					 +++  | 
				
					 阳性,黄色  | 
			
| 
					 肺炎克雷伯菌  | 
				
					 ATCC10031  | 
				
					 +++  | 
				
					 阳性,黄色  | 
			
| 
					 普通变形杆菌  | 
				
					 ATCC13315  | 
				
					 +++  | 
				
					 阴性,蓝色  | 
			
	
 
肌醇生化管质控结果:
	
 
a:大肠埃希氏菌,b:产气肠杆菌,c:肺炎克雷伯菌,d:普通变形杆菌,e:空白生化管
	
 
六、注意事项
	
 
本培养基仅为细菌鉴定的一部分,需做其他补充试验。
	
 
	 相关产品:
 
	
	 注:本文属银河澳门官网入口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TMP琼脂培养基原理及现象
下一篇:现隐肉汤培养基原理及现象
| 相关文章: | |
| 麦康凯肌醇阿东醇羧苄青霉素琼脂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 |
